[实用新型]一种紧凑型自动聚焦镜头有效
申请号: | 201420000215.9 | 申请日: | 2014-01-02 |
公开(公告)号: | CN203811887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9-03 |
发明(设计)人: | 林法官;陈俊杰;陈金发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州开发区鸿发光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B15/173 | 分类号: | G02B15/173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50015 ***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紧凑型 自动 聚焦 镜头 | ||
技术领域
本专利属于光机电一体化领域,涉及一种紧凑型自动聚焦镜头,尤其是指光学总长度小于58 mm的10倍变焦镜头。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10倍左右的变焦镜头产品存在以下之中的若干个缺点:1、外形尺寸软大,光学总长度往往大于70 mm;2、因对焦行程过长而导致对焦速度偏慢;3、白天的分辨率不高;4、夜视的效果比较差,不利于夜晚使用。虽然某些厂商的该规格镜头已经实现了外形尺寸紧凑化,白天的分辨率还可以,但是夜视效果比较差,成本高昂。
本专利为了克服以上各种缺点,特开发了一种紧凑型自动聚焦镜头,采用合理的光学结构,达到小型化、对焦快速、昼夜高分辨率。
发明内容
本专利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而设计的一种昼夜高分辨率、对焦快速的紧凑型自动聚焦镜头,成像面积达到1/3″,光学总长度不超过58 mm,变倍比为10,分辨率能满足两百万像素摄像机的要求。为了同时满足这几项技术指标,本专利所述的变焦镜头采用了四个透镜组,合理布局各个透镜组以及各个镜片的焦距。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紧凑型自动聚焦镜头,从物方到像方依次分布了四个透镜组,除第二透镜组焦距为负值外,其余三个透镜组的焦距都为正值;变焦镜头的焦距段为f = 5.0 - 50 mm,视场角2W=3.4°~ 34°,相对孔径F值为F1.9,光学传递函数MTF值140 lp/mm处0.7视场内都大于0.3。
第二透镜组从物方至像方依次包含凹透镜、凹透镜和正透镜等,三个镜片均分离开来,无胶合形式。
光学系统中的八片光学透镜的焦距和折射率及其十六个面的曲率半径分别满足以下条件:
-55<f1<-45 1.8<n1<2.0 48<R1<55 18<R2<25
30<f2<40 1.55<n2<1.65 18<R3<25 -280<R4<-230
32<f3<42 1.65<n3<1.8 15<R5<25 65<R6<75
-10<f4<-8 1.75<n4<1.85 95<R7<115 6<R8<8
-9<f5<-6.5 1.7<n5<1.8 -15<R9<-15 8<R10<10
10<f6<14 1.8<n6<2.0 9<R11<12 200<R12<250
光阑
8<f7<13 1.4<n7<1.65 4<R13<8 -45<R14<-25
-20<f8<-15 1.8<n8<1.9 10<R15<15 5.5<R16<8
这里,fi表示第i个镜片的焦距,单位为毫米;ni表示第i个镜片的折射率;Ri表示第i个镜面的曲率半径,单位为毫米;i=1,2,3…。
从广角端到摄远端的变焦过程中,第二透镜组往像方移动;第四组在广角端向中焦端变化过程中由像方朝物方移动,在中焦端向摄远端变化过程中由物方朝像方移动。
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专利在变焦广角端(焦距5.5 mm)时的光学系统示意图。
附图2是本专利在变焦中焦端(焦距21.4mm)时的光学系统示意图。
附图3是本专利在变焦摄远端(焦距50 mm)时的光学系统示意图。
附图4是本专利的实施例在变焦广角端时的球差、像散、畸变曲线图。
附图5是本专利的实施例在变焦中焦端时的球差、像散、畸变曲线图。
附图6是本专利的实施例在变焦摄远端时的球差、像散、畸变曲线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州开发区鸿发光电子技术有限公司,未经福州开发区鸿发光电子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00021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医用X线防护摄像眼镜
- 下一篇:分线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