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处理禽畜瘟病期粪便中病毒的设备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420000043.5 申请日: 2014-01-01
公开(公告)号: CN203700142U 公开(公告)日: 2014-07-09
发明(设计)人: 张树森 申请(专利权)人: 张树森
主分类号: C02F11/18 分类号: C02F11/18
代理公司: 沈阳亚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21107 代理人: 史旭泰
地址: 110042 辽宁省沈*** 国省代码: 辽宁;2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处理 瘟病 粪便 病毒 设备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污泥的处理和其装置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处理禽畜瘟病期粪便中病毒的设备。

技术背景

目前,禽畜养殖业禽畜粪便污染已成为与工业废水、生活污水相并列的三大污染源之一。尤其是瘟病期禽畜的粪便中带有大量病毒,以往这种带有病毒的粪便是通过以下两种方式进行处理的:一种是与正常的粪便一同堆放;另一种是填埋。然而,这两种作法都存在着很大的安全隐患。

畜禽粪中含有大量降解的或未降解的有机物,其中主要为碳水化合物,排出体外后会迅速腐败发酵,分解产生的甲烷、硫醚、吲哚、臭粪素、硫化氢、氨等气体,会产生恶臭,刺激人呼吸道、眼黏膜,降低黏膜的抗病力。在一定条件下,氨中的氮被氧化为二氧化氮,溶于水变成硝酸,使环境pH值下降。畜禽舍内的微生物通过空气气流弥散,与水、尘埃相结合悬浮在空气中,形成微生物气溶胶,这些带有病原微生物的气溶胶可随风飘到很远的地方,对人造成危害。

而且,未经处理的畜禽粪尿中含有大量的病原微生物、寄生虫及虫卵,可在土壤中生存和繁殖,扩大传染源,一些人兽禽共/互患病的病原微生物可在土壤中保持致病力数年,甚至数十年之久。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就是针对上述问题,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操作方便、高效、快捷的,对禽畜瘟病期粪便进行无公害处理的设备。

为实现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包括上箱体和下箱体,其结构要点是:所述下箱体的一侧设置有舱门,同侧的上箱体设置有进料口;在下箱体内相对的两侧分别设置有两水平向的上滑道,上滑道的下方、与其平行地分别设置有两下滑道;一与所述舱门相向的刮板包括上部两侧突出的定位销,以及刮板两侧相对称设置的第一下插销,及第一下插销下方相对称的两第二下插销,所述的定位销与上滑道相对应,所述的第一下插销和第二下插销与下滑道相对应;在刮板与舱门相反一侧的上部与一贯穿舱门相对一侧的下箱体的拉杆轴连接,拉杆的末端具有手柄;在下箱体底部还设置有加热装置。

具体地,所述的上箱体为拱形的上箱体;拱形上箱体的优点使下箱体内被加温的粪便蒸发出的水汽在拱顶凝结,沿拱顶壁快速返至下箱体内继续加温,加快处理速度。

为安全起见,在上箱体的顶部设置有温度表和安全阀(两个)。

在拉杆一侧的上箱体上还应设置一观察窗,方便操作者在使用时实时观察下箱体内刮板的运行情况,及粪便的处理进展。

在下箱体的下方还设置有滚轮。

所述拉杆与刮板轴连接的位置可设置在刮板的上端中部,优选地设置在定位销和第一下插销之间区域的中部。另外,为使拉杆运行更加平稳,可将拉杆的端部设置成分叉状,并分别与刮板轴连接。

刮板上端两侧的定位销与刮板固定为一体,并设置于上滑道内;L形的第一下插销和第二下插销分别位于各自的槽道内,槽道的同侧或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槽口和第二槽口,相应于槽道还固定设置有限位第一下插销和第二下插销的栓环;L形的第一下插销和第二下插销的一端与第一槽口和第二槽口相对应,另一端与下滑道相对应。

所述的加热装置可为电热管。

更具体地,上箱体和下箱体的总体高度为1.65m(其中下箱体高为1.2m),宽为1.05m,长为2.45m,以及上箱体拱顶半径为1.15m。整体采用3mm厚不锈钢板制成。进料口内设坡面,仰角40°。下滑道与底面的距离为0.2m,上滑道与底面的距离为0.35m。刮板的高度为0.35m,宽为1m。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设备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容易,处理禽畜瘟病期的粪便高效、快捷;有效地将粪便中的残留病毒杀死,以及促进粪便中的有机物分解。将本实用新型的设备加温至100℃,可处理0.5m3的粪便,时间在30min左右;最后,再进行填埋,不会造成环境的污染。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设备在刮板刮粪便时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为加热装置、2为粪便、3为刮板、4为第二下插销、5为第一下插销、6为定位销、7为下箱体、8为进料口、9为温度表、10为安全阀、11为观察窗、12为上滑道、13为拉杆、14为手柄、15为下滑道、16为滚轮。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树森,未经张树森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00004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