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旋转式孔型零件加工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10858167.1 | 申请日: | 2014-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4625733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5-20 |
发明(设计)人: | 杨秀芳;朱宇;梁际云;窦明月;张宝林;詹隆;孙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二冶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P23/00 | 分类号: | B23P2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014030 内蒙古自*** | 国省代码: | 内蒙古;1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旋转 孔型 零件 加工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能够在车床上加工各类孔型零件的旋转式孔型零件加工装置,属于机械加工装置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在机械加工行业中,零件进行的车加工工序、台阶孔的加工、工步多为钻、镗、铰、攻丝及钻A、B、C三种型号中心孔等作业,在完成这些工序、工步过程中,要多次的、频繁的切换相应的加工韧具、卡具,如:各种直径的钻头、铰刀、丝锥和不同型号的中心钻,及对应的卡具等。韧具依靠直柄或锥柄定位,由于定位方式不同,也同时需要频繁的更换卡具,由此占用了大量的辅助时间。据测算加工一件多台阶内孔零件,用以切换韧、卡具所占用的时间,超过了加工总耗时间的一半。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劳动强度、减少辅助操作时间、提高有效操作动作,提供一种旋转式孔型零件加工装置。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方式实现的:
本发明包括动作臂、转盘,其特征是:转盘为圆形盘,在转盘外圆端面上等间隔的开有等深度的韧具卡孔,韧具卡孔的轴线方向与转盘圆面直径的方向一致,在转盘上表面与每个韧具卡孔的尾部对应的开有轴线与韧具卡孔轴线垂直的联通韧具卡孔的退刀孔,转盘的中心用销轴与动作臂的一端连接,销轴与转盘紧配合、与动作臂滑转配合,在动作臂的另一端连接有锥柄;在转盘的上表面对着每个韧具卡孔的轴线开有与韧具卡孔联通的卡紧顶丝孔,卡紧顶丝孔上设有卡紧顶丝,在转盘的下表面的同一圆周上等间隔的设有与韧具卡孔匹配的定位孔,在动作臂上开有轴线与定位孔所在圆周垂直相交的纵向通透的销孔,销孔中设有定位插销,定位插销上部设有锥形销头、尾部设有手柄,在定位插销的销杆上套有弹簧,弹簧位于销头和动作臂上表面之间。
本发明的优点是:适合各种型号、包括直柄、锥柄韧具的装卡,具有很强的通用性,切换韧具方便、操作灵活、能承受大的机械切削力、更适合高强度加工工作、安全可靠、可操作性强、减少辅助操作时间,劳动强度显著降低、工作效率大幅提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主视图;
图2是图1的俯视图;
图3是图1的A-A剖视图;
图4是图2的B-B剖视图;
图5是本发明的使用状态参考图。
图中:1-动作臂;2-转盘;3-销轴;4-定位插销;5-圆螺母;6-弹簧;7-手柄;8-锁紧螺母;9-卡紧顶丝;10-锥柄钻头;11-攻丝卡具;12-中心钻卡具;13-铰刀;14-锥柄;15-退刀孔;16-定位孔;17-韧具卡孔;18-加工件;19-机床尾座;20-机床卡盘。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附图1~4,本发明包括动作臂1、转盘2,转盘为圆形盘,在转盘外圆端面上等间隔的开有等深度的韧具卡孔17,韧具卡孔的轴线方向与转盘圆面直径的方向一致,在转盘上表面与每个韧具卡孔的尾部对应的开有轴线与韧具卡孔轴线垂直的联通韧具卡孔的退刀孔15,转盘的中心用销轴3与动作臂的一端连接,销轴与转盘紧配合、与动作臂滑转配合,销轴的上部用圆螺母5锁紧,在动作臂的另一端连接有锥柄14;在转盘的上表面对着每个韧具卡孔的轴线开有与韧具卡孔联通的卡紧顶丝孔,卡紧顶丝孔上设有卡紧顶丝9,在转盘的下表面的同一圆周上等间隔的设有与韧具卡孔匹配的定位孔16,在动作臂上开有轴线与定位孔所在圆周垂直相交的纵向通透的销孔,销孔中设有定位插销4,定位插销上部设有锥形销头、尾部设有手柄7,手柄用锁紧螺母8锁紧,在定位插销的销杆上套有弹簧6,弹簧位于销头和动作臂上表面之间。
本发明在使用时,将加工零件所需的所有韧具一次性装卡在转盘2上,按照工步顺序进行加工。
实施例:
参照附图5,在加工件18上开孔。将开孔所需要的锥柄钻头10、攻丝卡具11、中心钻卡具12、铰刀13安装在转盘2的不同的韧具卡孔中,分别用卡紧顶丝9卡紧,将本发明的装置利用锥柄14安装在机床尾座19上,将加工件安装在机床卡盘20上.先采用中心钻卡具12在加工件上钻定位中心孔,然后向下搬动手柄7,使定位插销4离开定位孔,转动转盘2,将锥柄钻头10对准加工件,松开手柄7,使定位插销4插入对应的定位孔中,操纵尾座进行转削,重复以上操作步骤,即可进行下面的如:铰、攻丝、扩孔、倒角、画基准线等其它工步。加工件加工完成后,在往下取韧具时,松开卡紧顶丝,利用退刀孔15,用顶锥可轻松将韧具从韧具卡孔中退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二冶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二冶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85816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高光无痕注塑系统
- 下一篇:手机保护壳注塑模冷却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