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治疗毒性弥漫性甲状腺肿的中药制剂在审
申请号: | 201410858090.8 | 申请日: | 2014-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4623408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5-20 |
发明(设计)人: | 曲建军;曲向阳 | 申请(专利权)人: | 曲建军 |
主分类号: | A61K36/8994 | 分类号: | A61K36/8994;A61P5/14;A61K35/586;A61K35/61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1041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治疗 毒性 弥漫性 甲状腺肿 中药 制剂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中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可以治疗毒性弥漫性甲状腺肿的中药制剂。
背景技术
毒性弥漫性甲状腺肿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其临床表现并不限于甲状腺,而是一种多系统的综合征,是导致甲状腺功能亢进,临床上说的甲亢大多数指的是本病,但是二者并不等同。最主要病因包括:高代谢症群弥漫性甲状腺肿,眼征,皮损和甲状腺肢端病。由于多数患者同时有高代谢症和甲状腺肿大,故称为毒性弥漫性甲状腺肿,甲状腺以外的表现为浸润性内分泌突眼可以单独存在而不伴有高代谢症。本病多见于女性,男女比例1∶4-1∶6,各年龄阶段均可发病,以20-40岁最多见,多起病缓慢。在表现典型时,高代谢症候群、甲状腺肿和眼征三方面的表现均较为明显。
目前西医主要采用抗甲状腺药物、放射性131碘治疗和手术切除甲状腺治疗,但药物治疗有副作用,且术后可使部分患者产生多种术后并发症,患者因此甚为痛苦,为解除患者之精神和身体之痛苦,根据中医辨证治疗、标本同治的原则,我们提供了一种中药制剂,用于治疗毒性弥漫性甲状腺肿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发明内容
本发明克服了目前在治疗毒性弥漫性甲状腺肿方面存在的技术不足,提供了一种无创伤、疗效显著、价格低廉、患者依从性较高、治愈后不易复发的中药制剂。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治疗毒性弥漫性甲状腺肿的中药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制剂由以下重量份的中药原材料组成:
生地20-30克、白芍10-20克、天冬10-20克、麦冬10-20克、夏枯草10-20克、鳖甲8-15克、龟板8-15克、牡蛎8-15克、珍珠母8-15克、川贝母8-15克、丹参8-12克、薏苡仁8-12克、泽漆8-12克、山慈菇8-12克。
作为这一种优化方案:
所述中药制剂由以下重量份的中药原材料组成:
生地20克、白芍10克、天冬10克、麦冬10克、夏枯草10克、鳖甲8克、龟板8克、牡蛎8克、珍珠母8克、川贝母8克、丹参8克、薏苡仁8克、泽漆8克、山慈菇8克。
作为这一种优化方案:
所述中药制剂由以下重量份的中药原材料组成:
生地25克、白芍15克、天冬15克、麦冬15克、夏枯草15克、鳖甲12克、龟板12克、牡蛎12克、珍珠母12克、川贝母12克、丹参10克、薏苡仁10克、泽漆10克、山慈菇10克。
作为这一种优化方案:
所述中药制剂由以下重量份的中药原材料组成:
生地30克、白芍20克、天冬20克、麦冬20克、夏枯草20克、鳖甲15克、龟板15克、牡蛎15克、珍珠母15克、川贝母15克、丹参12克、薏苡仁12克、泽漆12克、山慈菇12克。
本发明中药制剂的服用方法为:将鳖甲、龟板、牡蛎、珍珠母、川贝母以上述重量配比混合,加水500ml,先煎30分钟,之后将剩余中药以上述重量配比放入温火煮30分钟,取汁250ml;二煎加水300ml,温火煮20分钟,取汁150ml。两煎混合,早晚空腹热服。20剂为1疗程。
上述中药制剂的原料中药:
生地:味甘、苦,性寒;归心、肝、肾经。具有清热凉血,养阴生津之功效。
白芍:味苦、酸,性微寒;归肝、脾经。具有养血敛阴,柔肝止痛,平抑肝阳之功效。
天冬:味甘、苦,性大寒;归肺、肾经。具有清肺降火,滋阴润燥之功效。
麦冬:味甘、微苦,性微寒;归肺、心、胃经。具有养阴润肺,益胃生津,清心除烦之功效。
夏枯草:味辛、苦,性寒;归肝、胆经。具有清肝火,散郁结,平肝阳之功效。
鳖甲:味咸,性寒;归肝经。具有滋阴潜阳,软坚散结之功效。
龟板:味甘、咸,性寒;归肾、心经。具有滋阴潜阳,益肾健骨,养血补心之功效。
牡蛎:味咸,性微寒;归肝、肾经。具有平肝潜阳,软坚散结,收敛固涩之功效。
珍珠母:味咸,性寒;归肝、心经。具有平肝潜阳,清肝明目之功效。
川贝母:味苦、甘,性微寒;归心、肺经。具有化痰止咳,清热散结之功效。
丹参:味苦,性微寒;归心、心包、肝经。具有活血祛瘀,凉血消痈,养血安神之功效。
薏苡仁:味甘、淡,性微寒;归脾、胃、肺经。具有利水渗湿,健脾止泻,祛湿除痹,清热排脓之功效。
泽漆:味辛、苦,性微寒;归肺、小肠、大肠经。具有利水消肿,化痰散结之功效。
山慈菇:味甘、微辛,性寒;归肝、胃经。具有清热解毒,消痈散结之功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曲建军,未经曲建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85809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复方姜黄脂质立方液晶纳米粒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太阳能超声波导盲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