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治疗痔术后肛门肿痛的中药袋泡剂在审
申请号: | 201410856719.5 | 申请日: | 2015-08-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4491333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7-29 |
发明(设计)人: | 齐强元 | 申请(专利权)人: | 齐强元 |
主分类号: | A61K36/896 | 分类号: | A61K36/896;A61K9/00;A61P29/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76400 山东省临沂***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治疗 术后 肛门 肿痛 中药 袋泡剂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中药组合物,尤其涉及一种治疗痔术后肛门肿痛的中药袋泡剂。
背景技术
肛门肿痛是痔术后患者最常见的症状,水肿造成肛门局部组织肿胀,使疼痛加重,刺激内括约肌收缩痉挛,反过来内括约肌收缩痉挛又使疼痛和水肿进一步加剧,这就形成了“水肿-疼痛-内括约肌痉挛-疼痛-水肿”的恶性循环。因此减轻肛门肿痛对痔术后患者减轻症状、促进伤口愈合、尽早康复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中药熏洗疗法是利用药物煎汤,趁热在皮肤或患部进行熏蒸、淋洗和浸浴的一种治疗方法,依靠温热的药物,通过体表直接作用于机体,可使药物借助热力作用刺激肛门局部皮肤,促使皮下血管扩张,促进血液和淋巴循环,改善新陈代谢,降低局部肌肉和结缔组织的张力,有效缓解平滑肌痉挛,能有效地改善局部血液循环,达到肿消痛减的目的。同时中药熏洗坐浴疗法相对简便易行,效果好,副作用少。因此,对于痔术后肿痛患者而言,中药熏洗疗法已成为临床上最常用的防治措施之一。中药袋泡剂熏洗治疗操作方便,制备一次可多次使用,简单卫生,无毒副作用,广大患者易于接受。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治疗痔术后肛门肿痛的中药袋泡剂。中医理论认为疼痛是由于经络、气血不通而致。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该治疗痔术后肛门肿痛的中药袋泡剂由以下重量份的中药制成:马尾连3-9份、抱树莲10-20份、积雪草5-10份、山扁豆6-10份、红头草8-12份、锯锯藤9-15份、石吊兰10-30份、水红袍4-8份、马尾伸筋6-12份、石龙刍根8-12份、龙骨莲30-40份、金雀花3-9份。
优选的,马尾连6g、抱树莲15g、积雪草7g、山扁豆8g、红头草10g、锯锯藤12g、石吊兰20g、水红袍6g、马尾伸筋9g、石龙刍根10g、龙骨莲35g、金雀花6g。
制备方法将全部药材用水漂洗除尘、凉干,100℃烘干2h,再分别粉碎过三号筛得粗颗粒,将各药材颗粒混合均匀,再120℃干燥灭菌,定量分装于滤纸袋内(10g/袋)。
方中:马尾连清热利湿、解毒;抱树莲清热利湿、解毒、杀虫;积雪草清热利湿、解毒、消肿;山扁豆清肝利湿、散瘀化积、通便;红头草清热解毒、止痛消肿;锯锯藤清热解毒、活血通络、止血、利水;石吊兰凉血止血、清热消炎、祛风止痛;水红袍消肿生肌、散瘀止痛、凉血止血;马尾伸筋舒筋活络、活血止痛;石龙刍根行气止痛、止血利水;龙骨莲滋阴清热;金雀花滋阴、和血、健脾。
临床资料
1、一般资料所选80例病例为2012年7月-2013年12月期间我科住院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50例,男性27例,女性23例,年龄在18-65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2.4岁,切口数最多为3个,最少1个,平均2.44个;对照组30例,男性14例,女性16例,年龄在18-65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3.1岁,切口数最多为3个,最少1个,平均2.63个。两组性别经卡方检验,P>0.05,没有显著性差异,具有可比性;两组的年龄和切口数的均数经单因素方差分析,P值均大于0.05,没有显著性差异,具有可比性。
2、诊断标准西医诊断标准:依据1994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制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关于痔的诊断标准:1.便血及肛门部肿物,可有肛门坠胀、异物感或疼痛;2.可伴有局部分泌物或瘙瘁;3.肛管内齿线上下同一方位出现肿物(齿线下亦可为赘皮)。
各型痔经外剥内扎术后,肛缘外可见一至多个暴露切口,切口边缘可见轻度至重度水肿,伤口疼痛,创面有分泌物。
中医诊断依据:参照1994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制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关于湿热下注型痔的诊断标准。主要临床症状:便血色鲜,量较多,肛内肿物外脱,肛门灼热,舌红,苔黄腻,脉滑数。
湿热下注证:痔切除术后,肛周切口周围发红,分泌物较多,质稠色黄,切口疼痛,舌红,苔黄腻,脉滑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齐强元,未经齐强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85671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