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水质监测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410856164.4 | 申请日: | 2014-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4569455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4-29 |
发明(设计)人: | 蒋成兴;孙峰;项光宏 | 申请(专利权)人: | 聚光科技(杭州)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35/00 | 分类号: | G01N35/00 |
代理公司: | 无 | 代理人: | 无 |
地址: | 310052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水质 监测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水质在线监测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水样连续混合采集的装置及方法。
背景技术
在水质在线监测行业中,水质监测系统由水样采集单元、仪器分析单元、数据采集与传输单元和监控中心四部分组成。其中,水样采集单元多采用自吸泵或者潜水泵,少数采用蠕动泵进行采样,其水样经过一次过滤后给沉砂池或样品杯供水,经机械均质或超声波匀化后,由仪表分析单元进行分析。一般来说,水质监测系统需要每小时或每两小时提供被监测水质的各项指标数据,目前普遍采用的方式就是每隔1或2小时进行水样采集,而水样采集一般在几分钟内完成。因此,当前水质监测系统中水样采集普遍采用间歇式采样模式,其分析结果仅代表水样采集的时间段(几分钟)内的水样浓度,若在未采集水样的时间段内有偷排含量超标的水样或其他不符合要求的水样,都不能监测到。即,不能反映一段周期内(如两小时)的平均水样浓度,缺乏代表性,不能监测水质的实际性质。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方案中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可靠性高、代表性好的水质监测方法。
一种水质监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1)控制单元控制采样周期,采样周期开始,从取样口连续、不间断采集待测水样至混合单元;
(A2)所述混合单元设置高、低液位,一个采样周期结束时,所述控制单元接收所述高、低液位信号,待测水样到达高液位点,控制单元给出信号,将混合单元的待测水样转移至缓存单元;
(A3)所述缓存单元设置高、低液位,所述待测水样经所述缓存单元的均质、混合,所述控制单元接收所述高、低液位信号,待测水样到达高液位点,将缓存单元的待测水样输出到分析单元进行分析;
(A4)所述分析单元对所述待测水样进行分析,若分析结果水质符合相关规定,则将缓存单元的水样通过所述排水阀排出;若发现有指标存在超标现象,则输出水样至留样单元留样。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A2)中,若所述控制单元接收到待水样液面为到达高液面,则通过所述混合单元的排水阀将水样排空,重新采样。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A2)结束后,继续重复所述步骤(A1)。
进一步地,所述水质监测方法还包括待测水样的稀释步骤:
(B1)控制单元给出稀释命令,打开缓存单元排水阀,低液位信号消失的同时关闭排水阀;
(B2)打开缓存单元自来水进水阀,高液位信号出现的同时关闭自来水进水阀,缓存单元均质,输出给分析单元。
进一步地,所述水质监测方法还包括定标步骤:
(C1)控制单元给出定标命令,打开缓存单元排水阀,高液位信号消失的同时关闭排水阀;
(C2)打开定标泵,往缓存单元加入设置量标液;
(C3)关闭定标泵,缓存单元均质,输出给分析单元。
进一步地,所述水质监测方法还包括清洗步骤:
(D1)控制单元给出信号,打开所述混合单元或缓存单元上设置的清洗水接口,自来水进入,清洗后的水通过各自单元的排水阀排出。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实现连续不间断采水,不存在取样盲区,水样更具有代表性。
2、实现自动混合采样,通过混合单元、缓存单元、分析单元的连续工作,实现本次水样分析的同时,下一次水样的不间断采集。
3、本发明提供的水质监测方法流程简单,控制简单。
4、具有自清洗、自排空功能,大大降低维护成本,延长维护周期。
5、可实现水样高比例稀释,在高氯、高浓度场合亦可使用。
附图说明
图1是一种混合采样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请参阅图1,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水质监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1)控制单元控制采样周期,采样周期开始,从取样口连续、不间断采集待测水样至混合单元;
(A2)所述混合单元设置高、低液位,一个采样周期结束时,所述控制单元接收所述高、低液位信号,待测水样到达高液位点,控制单元给出信号,将混合单元的待测水样转移至缓存单元;
待测水样未到达高液位,则说明此次采样过程中发生渗漏或采样过程出现问题,通过混合单元的排水阀将水样排空,重新采样。
(A3)所述缓存单元设置高、低液位,所述待测水样经所述缓存单元的均质、混合,所述控制单元接收所述高、低液位信号,待测水样到达高液位点,将缓存单元的待测水样输出到分析单元进行分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聚光科技(杭州)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聚光科技(杭州)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85616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