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表面活性剂废水的处理装置及其处理工艺无效
| 申请号: | 201410854989.2 | 申请日: | 2014-12-31 |
| 公开(公告)号: | CN104445841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3-25 |
| 发明(设计)人: | 杨春光;董万田;姚学柱;杨庆利;王丰收;孙一斌;王海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发凯化工有限公司;上海明诺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2F9/14 | 分类号: | C02F9/14 |
| 代理公司: | 上海和跃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39 | 代理人: | 杜林雪 |
| 地址: | 201505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表面活性剂 废水 处理 装置 及其 工艺 | ||
1.一种表面活性剂废水的处理装置,包括调节池、全膜厌氧水解单元、全膜好氧处理单元、气浮固液分离单元、废弃收集及表面负压消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废弃收集及表面负压消泡装置与所述调节池、全膜厌氧水解单元、全膜好氧处理单元和气浮固液分离单元相连接,所述全膜厌氧水解单元底部设有穿孔搅拌管,同时全膜厌氧水解单元和全膜好氧处理单元内通过分格隔墙进行模块化设计,所述全膜好氧处理单元底部设有曝气软管,所述穿孔搅拌管和曝气软管都用曝气风机曝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浮固液分离单元连接溶气泵;所述废气收集及表面负压消泡装置包括与所述调节池、全膜厌氧水解单元、全膜好氧处理单元、气浮固液分离单元连接的废气收集管,其收集后汇入废气收集主管,并利用废气风机引入后续喷淋系统,废水经处理后由与所述废弃收集管连接的排放口输送至排放水池混合排放。
3.通过权利要求2所述的处理装置实现的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表面活性剂废水在所述调节池充分均量均质后首先在所述全膜厌氧水解单元中利用填料表面生物膜的有机物降解和断链作用,削减废水的毒性、增加张力、发泡基团断链后出水进入所述全膜好氧处理单元,利用填料表面生物膜进一步削减废水中的有机物浓度后出水进入所述气浮固液分离单元,投加混凝剂、絮凝剂使形成的絮体满足出水的澄清透明。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其所处理的表面活性剂包括:烷基糖苷系列非离子表面活性剂、醇醚羧酸盐系列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咪唑啉系列两性表面活性剂;其所处理的废水的COD浓度小于20000mg/L。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全膜厌氧水解单元和全膜好氧处理单元通过分格隔墙进行模块化设计,根据所述处理装置处理废水的停留时间,模块设置为6~9小时/个,根据COD的浓度1000mg/L设置2~4个模块。
6.根据权利要求3或5所述的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全膜厌氧水解单元和全膜好氧处理单元分别采用聚乙二醇-缩甲醛纤维填料,分为若干单片丝并通过尼龙绳连接固定在环片上,且每个模块内部的环片竖直间距为60~80mm,水平环片中心间距为150~200mm,单片丝尺寸为8cm,单片丝干重2~3g/片。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废气收集及表面负压消泡装置的废气处理工艺换气次数为6~10次/小时。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表面活性剂废水进入所述全膜厌氧水解单元时补充氨氮和磷酸盐,COD、氨氮和硫酸盐之间的质量比为200:4:1~200:8:1,氨氮采用尿素进行补充,磷酸盐采用磷酸二氢钾或者磷酸氢二钾。
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全膜厌氧水解单元的COD负荷控制在2~3kgCOD/(m3d),运行水温在20~35摄氏度之间;所述全膜好氧处理单元出口溶解氧浓度高于4mg/L,微生物量控制在4~8g/L,全膜好氧处理单元的COD负荷控制在1~2kgCOD/(m3d),运行水温在20~35摄氏度之间,。
10.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凝剂为聚合氯化铝,所述絮凝剂为聚丙烯酰胺,聚合氯化铝的盐基度在70~90%之间,聚丙烯酰胺采用阴离子、阳离子或者非离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发凯化工有限公司;上海明诺环境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发凯化工有限公司;上海明诺环境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854989.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利用造纸污泥制备的复合污泥脱水调理剂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净水深度处理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