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油脂水解废水的处理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410853887.9 | 申请日: | 2014-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4529085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4-22 |
发明(设计)人: | 唐剑文;何宜斌;徐五二;孙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立白企业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9/14 | 分类号: | C02F9/14 |
代理公司: | 广州新诺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100 | 代理人: | 李德魁;张玲春 |
地址: | 510370 ***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油脂 水解 废水 处理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废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高浓度油脂水解废水处理方法。
背景技术
利用牛羊油通过水解方法生产皂粒的过程中将产生大量的油脂水解废水,该废水化学需氧量高(5000-10000mg/L),难于生化(B/C<0.1)=的特点,其中的油脂,将会对污泥或生物膜产生包裹作用,影响处理效率并导致污泥的沉降性能下降,而其中的皂脚又容易产生大量的泡沫,影响生化系统的处理效率和污水站的外观。同时高浓度的油脂水解废水直接进入生化系统,极易给污水站产生冲击甚至使整个生化系统瘫痪,影响企业的正常运营。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以上缺陷,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油脂水解产生的废水处理方法,通过破除油脂的包裹作用、提升废水可生化性和削减前端化学耗氧量负荷等措施,有效解决油脂水解废水对污水站的冲击和影响,提升污水站运行的稳定性。
为达上述技术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一种油脂水解废水方法:其主要包括以下步骤:
S1:强氧化预处理单元:该步骤包含芬顿处理步骤和气浮处理步骤;S2:厌氧或兼氧处理单元;及S3:好氧处理单元。
所述芬顿处理步骤能有效降低废水中的化学耗氧量并提高废水的可生化性,而气浮处理步骤能去除反应中产生的悬浮物,进一步降低废水的化学耗氧量。
进一步地,还包括步骤S4污泥处理单元:将步骤S1强氧化预处理单元处理后,或S2厌氧或兼氧处理单元处理后或S3好氧处理单元处理后产生的污泥置入污泥浓缩池,浓缩后进入污泥脱水机进行脱水即可。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3处理后的废水进入沉淀池,去除悬浮物后达标排放。
优选地,所述芬顿处理步骤中氧化剂和催化剂的质量比是2:1至10:1,氧化剂投加量为1~4kg/m3废水,COD控制在3000~10000mg/L。
具体地,所述芬顿处理中所述催化剂应该为具有变价特性的金属及其氧化物和盐,或者上述物质的混合物,如选自硫酸铁、硝酸铁、氯化铁、硫酸亚铁、四氧化三铁、氧化铁、氧化铜、氯化亚铜、硝酸铜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物质。
优选地,所述芬顿处理同时进行紫外灯照射。
为了优化气浮处理条件,步骤S1中气浮处理前调节废水的酸碱值,pH值调节到7~8。因为气浮处理前要加入混凝剂,为确保混凝效果,其pH调节是必须的,同时也为满足后续生化处理的pH需要。
优选地,所述气浮处理为溶气气浮处理,停留时间为10-60分钟。
更具体地,所述步骤S2采用水解酸化兼氧或厌氧生化处理系统,进一步分解大分子有机污染物,确保后续好氧单元处理效率。
更具体地,所述步骤S3采用接触氧化好氧生化处理系统,当然也可以采用多种好氧处理组合形式达到最佳的处理效率。
优选地,所述厌氧或兼氧处理单元停留时间在12~48小时,好氧处理单元停留时间在10~48小时。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通过本发明所述的高浓度油脂水解废水处理方法破除了油脂的包裹作用、提升该废水可生化性并削减前端化学耗氧量负荷,有效地解决油脂水解废水对污水站的冲击和影响,提升污水站运行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高浓度油脂水解废水处理方法的流程说明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1经强氧化预处理后化学耗氧量测试结果,也可称为H2O2-FeSO4-PAC中试放大实验。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1经强氧化预处理后化学耗氧量测试结果。该芬顿处理无无紫外灯照射,FeSO4与H2O2质量比为1:4,H2O2投放量为3Kg/m3,聚合氯化铝(PAC)为0.1g/L,废水的pH值为4。请注意:数值曲线的最后一个点为反应沉淀后加PAC混凝的数据。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明确,下面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的描述。
如图1所示,本发明采用如下一种油脂水解废水方法,其主要包括以下处理步骤:S1:强氧化预处理单元;S2:厌氧或兼氧处理单元;及S3:好氧处理单元。作为一种优选还包括S4污泥处理单元。其中,步骤S1包含芬顿处理步骤和气浮处理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立白企业集团有限公司;,未经广州立白企业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85388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