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贯穿超厚粉砂层的地下连续墙的施工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853832.8 | 申请日: | 2014-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4612179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5-13 |
发明(设计)人: | 金福强;周丹伟;唐云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市机械施工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29/02 | 分类号: | E02D29/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1802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贯穿 超厚粉 砂层 地下 连续 施工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地下工程施工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贯穿超厚粉砂层的地下连续墙的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地下连续墙是利用各种挖槽机械,借助于泥浆的护壁作用,在地下挖出窄而深的沟槽,并在其内浇注适当的材料而形成的一道具有防渗、挡土和承重功能的连续地下墙体。地下连续墙属于地下隐蔽工程,因而,在施工过程中存在诸多不确定性和未知性,尤其是在地层地质条件较为复杂的情况,例如,在具有超厚粉砂层地层的工程场地,其按岩层的风化程度由上至下分为:粉砂层、强风化层和中风化层,而粉砂层厚度达几十米,因粉砂层结构松散,透水性好,因此,在动水条件下,粉砂层易产生流砂等不良地质现象,难以控制成槽质量,影响地下连续墙的施工质量;而且,地下连续墙需贯穿粉砂层,其入岩深,仅靠成槽机成槽功效较低,设备磨损严重,不但成槽质量难以保证,而且施工效率低,耗费工期长,导致工程成本提高。
因而,在具有超厚粉砂层地层中施工地下连续墙时,如何控制其成槽质量并提高工作效率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需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针对在具有超厚粉砂层地层的工程场地施工地下连续墙,难以控制成槽质量,且施工效率低、耗费工期长,导致工程成本提高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贯穿超厚粉砂层的地下连续墙的施工方法,提高了地下连续墙的成槽质量,有效控制了入岩成槽的施工工期及工程成本,保证了地下连续墙的施工质量。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贯穿超厚粉砂层的地下连续墙的施工方法,所述粉砂层下方为中风化层和强风化层,步骤如下:
步骤一:沿待施工所述地下连续墙的中心线放线开槽;
步骤二:在待施工所述地下连续墙两侧施打三轴水泥土搅拌桩进行槽壁加固;
步骤三:在所述三轴水泥土搅拌桩上构筑导墙;
步骤四:将所述步骤一的开槽划分为若干单元槽段,在所述单元槽段内钻孔至所述强风化层,成槽机开挖至所述中风化层时,换取旋挖钻进行所述中风化层和强风化层的碎除工作,再使用所述成槽机抓取所述中风化层和强风化层内的碎岩;
步骤五:利用反循环除砂系统将底部砂体带出所述单元槽段,并向所述单元槽段内注入泥浆;
步骤六:向所述单元槽段内安装钢筋笼,并进行所述地下连续墙的混凝土浇筑。
优选的,所述步骤二中,所述三轴水泥土搅拌桩中,每个水泥土搅拌桩的直径为850mm,相邻的两个所述水泥土搅拌桩的间距为600mm,所述三轴水泥土搅拌桩施打深度为地表以下18m~20m。
优选的,所述步骤三中,所述导墙深度为1.3~1.5米。
优选的,所述步骤五中,施工时,所述反循环除砂系统的钻机伸入所述粉砂层内,抽出所述粉砂层底部砂体并置换泥浆,如此循环,所述钻机逐步深入所述单元槽段的底部,将所述单元槽段内的砂体及碎岩置换为泥浆。
优选的,所述泥浆比重为1.12~1.15,粘度25s~28s,含沙率<2%。
优选的,所述步骤六中,相邻所述地下连续墙之间的H型钢的外侧分别固接有一块挡板,所述挡板垂直设置于所述H型钢的翼板外侧的中部。
优选的,所述挡板的长度与所述H型钢的长度相同,所述挡板的宽度为3.8cm~4.0cm。
优选的,所述步骤六中,浇筑所述地下连续墙混凝土之前,在所述H型钢的凹槽内设置锁扣管,所述锁扣管是由横截面呈矩形的锁扣管主体及固接于其两侧的翼缘组成,所述翼缘与所述H型钢的翼板相对设置。
优选的,所述翼缘与所述锁扣管主体的远离所述H型钢的侧面位于同一平面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市机械施工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市机械施工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85383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