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美容微针针头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410851822.0 | 申请日: | 2014-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4524687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4-22 |
发明(设计)人: | 张新玉;汤振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睿金生物科技(苏州)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M37/00 | 分类号: | A61M37/00 |
代理公司: | 上海硕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31251 | 代理人: | 王法男 |
地址: | 215028 江苏省苏州市苏州工***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美容 针针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美容医疗微针针头及其制备方法,属于美容医疗器械领域。
背景技术
微针美容是现在一种很时尚的美容方法。微针美容是利用微针滚轮上许多微小的针头,刺激皮肤,采用“点对点”超微渗透技术,在很短时间内微针可以做出超过200000个微细管道,定位、定层、定量地将包含细胞生长因子、排毒因子和超浓缩营养成分的“皮肤营养剂”直接导入到深层皮肤细胞。令活性成分有效渗入皮肤,配以祛皱、美白、修复、祛妊娠纹、祛疤痕等特效产品,从而达到减淡皱纹、治疗疤痕及妊娠纹、肌肤美白、减淡色斑、痤疮、毛孔粗大、改善眼部皱纹、黑眼圈、收紧及提升面部皮肤组织等理想效果。同时微针刺激真皮层,通过皮肤的自愈能力,促进骨胶原增生,可使皮肤表皮层的厚度增生约百分之八,其效果可媲美激光及填充式的整形手术。
运用微针滚动刺激皮肤,做出大量微细管道,令活性成分有效渗入皮肤。细微滚动针刺同时,还能刺激真皮层胶原蛋白及纤维母细胞的增生。此种微创是使用比30G细针还小的”微针”进行微刺动作,不仅”微创伤”愈合迅速,且不留疤痕。换言之,直接将细胞生长肽基因活性成分及多重营养元素,经由非常细小的针孔予不同深度的肌肤细胞快速渗透。这些细小的微创并不会造成皮肤过大的伤口与负担,在修复时期,还能够活化细 胞,促进胶原蛋白及弹性纤维增生,藉以填补凹洞、淡化痘疤色素。也能够让皮肤细胞透过微细管道直接吸收皮肤需要的基因活性成分,吸收效果接近百分之百,因此能针对个人需求给予不同的配方,确实由内而外地使新肌肤重生,彻底改善肤质。
然而目前国内外美容微针材料的使用,制造方法都给消费者带来一些不利因素,诸如,第一,高成本高价格。目前微针的制造大多采用的是激光雕刻方法或者采用高价格材料制造,导致制造难度大,制造成本或材料成本费高,致使美容微针价格极高,很难实现大面积推广;第二,安全性。目前市场出现了金属微针,或单晶硅微针,但是微针本身细小特点,相比之下强度降低,易断裂在皮肤内部,造成皮肤下层发炎损伤,或者有的采用其他材料制造,对人体造成伤害;第三,实用性。目前大多数美容微针产品只能实现在美容机构或医院由专业人员或者专业人员指导下使用,或者由于技术原因造成使用的安全性无法保证,导致微针的操作难度大,便利性较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旨在提出一种美容微针针头,其结构简单,针刺部的微针能够有效刺穿角质层且结构坚固,不易断裂。
这种美容微针,包括手柄和针刺部,针刺部与手柄一端旋接,其特征在于,所述针刺部由针头与转接头组成,所述针头顶面排列有微针,针头底面与转接头胶合;所述转接头与手柄旋接。
所述针头依次由底座、凸台和微针组成,所述凸台为锥台形,其下底面与底座胶合,上底面排布有微针矩阵。
所述微针为具有6至8条侧棱的棱锥体。
所述棱锥体的高度为150um至180um,所述棱锥体底边内接圆直径为50um。
一种美容微针针头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将微针晶片用生物胶粘结在阳膜主体上;
步骤二,将PDMS主剂与硬化剂混合均匀后,注满阳模腔体内,放入烘箱中烘烤,取出后拔模形成阴膜;
步骤三,将粉末状左旋聚乳酸填充至阴模,然后进行抽真空处理并对真空箱加热,热处理完成后打开真空箱门,取出模板,冷却后得到微针;
步骤四,将微针与转接头通过高分子胶粘合在一起,形成微针针头。
步骤二所述的PDMS主剂与硬化剂以质量比10:1比例混合均匀。
步骤二还包括利用抽真空的方式使混合液中的气泡浮至表面并破裂。
步骤三所述的抽真空加热处理还包括将阴膜抽真空制压强值为0;真空箱加热至220℃并保持10分钟。
美容微针作为一种直接与皮肤接触且需对皮肤组织造成一定破坏的美容医疗器具,其卫生状况有着严格要求,虽然通过消毒等手段可以对针头进行清理,但一次性使用显然更加符合卫生需求。本发明将针头通过转接头与手柄连接,使用过后可将针头从手柄上旋下丢弃,更换新的针头即可继续使用,避免了清洗消毒不到位造成的卫生隐患。针对传统针头采用金属材质,极其细小的金属针头容易断裂在皮肤角质层中缺陷,本发明的微针针头采用棱锥体结构,使其针尖具有足够锋利度的同时,微针本体具有极高的强度,不存在微针断裂的隐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睿金生物科技(苏州)有限公司;,未经睿金生物科技(苏州)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85182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公交车自动灭火系统
- 下一篇:硬化治疗食道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