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乌发中药组合物及其颗粒剂在审
申请号: | 201410851816.5 | 申请日: | 2014-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4606485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5-13 |
发明(设计)人: | 钟晓明;余雪玲;黄真;任学聪;赵静芳;陈梦静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中医药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K36/8969 | 分类号: | A61K36/8969;A61K9/16;A61K47/38;A61K47/26;A61P17/00 |
代理公司: | 杭州金道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3246 | 代理人: | 冷红梅 |
地址: | 310053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乌发 中药 组合 及其 颗粒 | ||
(一)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乌发中药组合物及其应用,以及利用该组合物制得的乌发颗粒剂。
(二)背景技术
目前,人们因为生活节奏加快,工作压力和精神压力增加,休息、睡眠严重不足等因素造成头发所需营养失衡,致使中青年白发人群越来越多,其发病率在青、中年人群中已高于15~32%。该病症已成为影响人们形象及身心健康的重要因素,其病因与发病机理复杂,至今尚不明确。
中医学认为,白发是因肝肾亏虚、气血生成不足、气血亏乏难以上行濡养毛发,阴虚内热,久之阴血热灼毛发枯萎,以致头发脱落或头发花白、枯黄、憔悴。故治以滋补肝肾、清热凉血、养血生发。当前市场上存在大批宣称能根治白发的乌发产品,但能做到真正乌发和令黑发再生的健康乌发产品却屈指可数。主要的黑发产品都是通过染发剂把头发染黑,并未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从中药中寻找和研制具有良好乌发作用的药物,已成为当前研究的热点。
(三)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是从中医学角度出发,提供一种乌发中药组合物及其应用,以及利用该组合物制得的乌发颗粒剂。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乌发中药组合物,由质量(干重计)配比如下的组分组成:
优选的,所述组合物质量配比如下:
女贞子,为木犀科植物女贞Ligustrum lucidum Ait.的干燥成熟果实,果实中成分主要含特女贞苷、女贞子苷、齐墩果苷、4-羟基-β-苯乙基-β-D-葡萄糖苷等,此外,尚含有棕榈酸、硬脂酸、油酸等。
墨旱莲,为菊科植物鳢肠Eclipta prostrata L.的干燥地上部分,其主要成分为皂苷、鞣质、维生素A样物质及烟碱等成分。
何首乌,为蓼科植物何首乌Polygonum mμLtiflorum Thunb.的干燥块根,含蒽醌衍生物,其中主要为大黄酚、大黄素等,尚含有氨基酸、有机酸和糖类。
黄精,为百合科植物滇黄精Polygonatum kingianum Coll.et Hemsl.、黄精Polygonatum sibiricum Red.或多花黄精Polygonatum cyrtonema Hua.的干燥根茎,含黄精多糖、低聚糖、粘液质、淀粉及多种氨基酸(囊丝黄精还含多种蒽醌类化合物)等成分。
黑豆,为豆科植物大豆Glycine max(L.)Merr.的干燥成熟种子,含有蛋白质、脂肪、维生素、微量元素等多种营养成分,同时又具有多种生物活性物质,如黑豆色素、黑豆多糖和异黄酮等。
本发明组合物中女贞子和墨旱莲是出自二至丸原方,均具有延缓衰老的作用,加上的何首乌、黄精、黑豆三味药均具有补肾益精、延缓衰老的作用,因此对于治疗临床因肾虚引起的白发具有确切疗效。
本发明还涉及所述的乌发中药组合物在制备乌发制剂中的应用。
具体的,所述制剂可点添加合适的辅料,制成下列之一的剂型:颗粒剂、片剂、胶囊剂、针剂。
本发明还涉及一种利用所述乌发中药组合物制备的乌发颗粒剂(即加味二至颗粒),所述乌发颗粒剂由如下方法制备得到:
(1)取质量之比(干重计)为20~50:20~50:10~30:10~40:10~40的中药原料女贞子、墨旱莲、何首乌、黄精、黑豆,混合均匀,加10~20倍量(即1g的中药原料需加入10~20mL乙醇)的50~70%(v/v)乙醇,90~100℃提取2~4h,趁热过滤,取滤液浓缩至密度为1.30~1.35g/ml,得浸膏;
(2)步骤(1)浸膏加入适量乳糖和CMC-Na,混合均匀制软材,挤压制粒,干燥,整粒,即得所述乌发颗粒剂。
为了方便药物的服用,更好为人民大众健康服务,故将其开发为颗粒剂。为了更好的增加有效成分的含量,应用单因素考察和正交实验设计,以特女贞苷和二苯乙烯苷为指标成分,考察并确立了最佳提取条件。采用最基本的95%乙醇除去叶绿素等不必要的醇溶性杂质,降低浸膏含量,可减少成型工艺中辅料的用量,不仅降低了生产的成本,更增加了颗粒载药量,提高了制剂疗效。
本发明运用高效液相色谱技术,以特女贞苷和二苯乙烯苷为考察指标,对提取温度、乙醇浓度、乙醇用量、提取时间进行单因素分析及正交设计实验,确定加味二至颗粒的提取工艺,为其开发成质量稳定,能充分发挥疗效的中药制剂奠定基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中医药大学,未经浙江中医药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85181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