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果园土壤改良型有机肥及制备方法及应用在审
| 申请号: | 201410850599.8 | 申请日: | 2014-12-31 |
| 公开(公告)号: | CN104557337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4-29 |
| 发明(设计)人: | 杜志勇;杨学立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海森现代农业专业合作联合社 |
| 主分类号: | C05G3/04 | 分类号: | C05G3/04;C05G3/08;A01G17/0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66107 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果园 土壤改良 有机肥 制备 方法 应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果园土壤改良型有机肥及制备方法及应用,属有机肥技术领域。
技术背景
果园土壤改良型有机肥主要针对酸化果园的土壤改良功能进行强化的新产品。据调查研究发现山东省胶东果园酸化比较严重,其土壤pH平均为4.57,仅招远市果园酸化面积就有18.6万亩,占果园总面积的85.6%。其土壤改良的有效措施是增施碱性改良剂和提升土壤有机质水平,普遍被果农采用的措施是投入大量的秸秆等物质,但秸秆腐烂降解成有机质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一般麦秸需要3年,玉米秸需要时间更长,且物料在腐解过程中还会消耗土壤中的氮素,减低土壤有效氮素水平。过量的碱性改良剂(如生石灰等)施用后能迅速升高土壤pH值,但持效性差,且长期施用易引起土壤板结。本发明即是在综合上述两种产品优势基础上将其有机的融合,实现了既具有快速升高土壤pH值,又能持续提升土壤有机质水平的双重目标。经田间试验初步验证可使土壤pH值稳定在6.5-7.5之间,使土壤有机质含量提高至15g/kg以上。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果园土壤改良型有机肥,包括活性腐殖酸材料40-60份、强化材料40-60份,均为重量份。
进一步的,所述活性腐殖酸材料为天然腐殖酸通过生物发酵活化工艺制备而成。
进一步的,所述天然腐殖酸的组分及重量份为:糖厂滤泥40-60份,草炭0-20份,褐煤0-20份、风化煤0-20份、废烟丝末0-10份,干牛粪10-20份,干鸡粪10-20份,鲜猪粪0-20份,食用菌渣0-20份,鲜木薯渣0-20份,尿素1-5份,钙镁磷肥0-5份,氯化钾0-2份,细木屑0-10份,生物腐植酸粉0.5-1份。
进一步的,所述生物发酵活化工艺是将天然腐殖酸混合后,在发酵仓内进行好氧发酵,其工艺条件为发酵罐中温度不低于55℃,发酵时间不低于72h。
进一步的,所述强化材料为氧化镁、氧化锌、碳氮化钙、脲酶抑制剂、硝化抑制剂、尿素、过磷酸钙、氢氧化钾中的一种或几种。
进一步的,所述强化材料的组分及重量份为:氧化镁0-10份,氧化锌0-5份,碳氮化钙0-5份,脲酶抑制剂0-2份,硝化抑制剂0-2份,尿素5-15份,过磷酸钙10-20份,氢氧化钾5-15份。
进一步的,所述脲酶抑制剂为氢醌,所述硝化抑制剂为双氰胺。
本发明的果园土壤改良型有机肥的制备方法,具体为:
1)采用天然腐植酸为原料通过活化工艺制备活性腐植酸材料;
2)以活性腐植酸材料为基材,将强化材料与基材通过粉体流化复配工艺进行复混;
3)将得到的复混均匀的粉体通过低温制粒工艺进行制粒,经表面处理后即可制得本发明的果园土壤改良型有机肥。
进一步的,所述低温制粒工艺为圆盘造粒或挤压造粒。
本发明的果园土壤改良型有机肥应用于土壤酸化严重的果园,采用树冠滴水线环施技术进行施用。
本发明产生的有益效果为,本发明所涉及的新型有机肥产品采用“功能强化”技术,该技术与普通有机肥生产技术相比较,其主要优势在于首先确定需要强化的主要功能方向,如酸化土壤的改良、土传病害的防治、旱薄土壤的培肥等,并以此为强化目标,采取融合与该目标相符合的强化材料,如氧化镁,氧化锌,脲酶抑制剂,枯草芽孢杆菌,酵素菌,根际促生菌,聚乙烯醇,聚丙烯酰胺,羟基纤维素,碳氮化钙,海藻酸钠,硫酸多糖等,以突出其目标功能。从技术上讲,并不是一系列物料的简单混合,而是为保证目标功能的实效性,采取的多种技术的融合。
普通有机肥料的生产工艺主要包括复混与制粒两大工序,本发明产品所采用的生产工艺是在普通有机肥料生产工艺的基础上融合强化工序,该工序根据产品目标功能的要求融合于复混工艺和制粒工艺过程中或独立于二者外,其目的是更有利于发挥强化材料的功能特性。如为保证强化菌剂的生物活性采用的低温制粒工艺,为保证微量强化材料在产品中的均匀度而采用的粉体流化复配工艺等。
所述粉体流化复配工艺是一种用于生产粉剂水溶肥的掺混工艺,将过1-4mm筛的粉体物料按照预先设定的重量比例称量后加入复配机仓体中,通过引风机和空气压缩机形成的高压气流使物料在仓体内不断流化,均匀混合。达到微量原料在料体中均匀分布。
所述低温制粒工艺是一种螺杆挤压造粒工艺,物料经粉体流化复配后均匀分散,通过喂料机进入挤压造粒机,通过螺杆挤压的方法将物料挤压成棒状,然后常温常压下经颗粒整形机抛光整形成球状颗粒。整个过程不超过40摄氏度,尤其不会超过微生物菌剂的常规临界温度55摄氏度,达到保护菌剂活性的目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海森现代农业专业合作联合社,未经山东海森现代农业专业合作联合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85059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