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指纹识别传感器和终端设备有效
| 申请号: | 201410849191.9 | 申请日: | 2014-12-30 |
| 公开(公告)号: | CN104573649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02 |
| 发明(设计)人: | 杜灿鸿;卓光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汇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6K9/00 | 分类号: | G06K9/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龙双利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29 | 代理人: | 孙涛;毛威 |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终端设备 指纹识别传感器 输出端 传感器 地端 传感器单元 调制信号 供电端 金属环 驱动信号调制 输出驱动信号 应用 驱动 表面开孔 电容阵列 调制电路 多个电容 感应单元 外观设计 指纹识别 上开孔 手机 供电 屏幕 输出 安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指纹识别传感器和终端设备,该指纹识别传感器应用于终端设备,包括:传感器单元,包括由多个电容感应单元组成的电容阵列,具有一输出端、供电端和传感器地端,所述输出端输出驱动信号;调制电路,连接所述终端设备的设备地、所述传感器单元的输出端、供电端和传感器地端,将所述驱动信号调制为调制信号后输出至所述传感器地端,所述供电端的电压随着所述调制信号的变化而变化。由于本发明的指纹识别传感器不需要驱动金属环,因此无需在终端设备的表面开孔来安置驱动金属环,所以不会影响终端设备的外观设计,可以应用于不希望在屏幕上开孔的手机、平板等终端设备,扩大了指纹识别传感器的应用范围,并提高了指纹识别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指纹识别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指纹识别传感器和终端设备。
背景技术
指纹识别技术广泛应用于电子安防领域,是进行身份认证的一种比较可靠的方法。电容式指纹识别传感器是目前广泛使用的指纹传感器之一,它是由微型化的电容极板阵列构成的,极板的上面覆盖绝缘板,当用户将手指放在绝缘板上时,皮肤就组成了电容阵列的另一个极板。由于不同区域指纹的脊和谷与电容极板阵列之间的距离不相等,使得每个电容极板的电容量随之而变,由此可获得指纹图像。
图1所示为一种常见的电容式指纹识别传感器,包括传感器单元、驱动放大器101、驱动金属环103以及为传感器单元供电的电源(图未示)。传感器单元包括由若干电容感应单元102组成的电容阵列,其中图1中示意性的表示了其中任意一个电容感应单元102。传感器单元输出驱动信号至驱动放大器101,驱动放大器101对驱动信号进行放大处理后输出至驱动金属环103,手指104按压到传感器单元的电容阵列时,手指和电容感应单元102之间耦合电容为CX,驱动信号从金属环103通过电容CT耦合到手指,不同区域指纹的脊和谷与电容感应单元102之间CX不相等,电容感应单元102测量到电压随之变化,由此获得指纹图像。
这种结构的指纹识别传感器,需要外置一个金属环103,而为了尽可能增大电容CT,减小对信号衰减,指纹识别传感器所在区域需要挖空以放置金属环103,让手指能直接触摸到金属环103。然而,对于某些应用场合,如手机、平板的外观设计,为了达到镜面的屏幕效果,提高防水性能,并不希望在显示屏幕上开孔,这就限制了指纹识别传感器的应用范围。
此外,指纹识别传感器搭载的终端设备对大地的电容CS与人体对大地的电容CM相串联形成的等效电容,以及人体直接对设备的电容CH,均会对驱动金属环103上面的驱动信号产生衰减。当终端设备采用金属外壳,用户手握设备时,衰减会变得更严重,从而降低了指纹图像的清晰程度,影响了指纹识别效果。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指纹识别传感器和终端设备,旨在扩大指纹识别传感器的应用范围,提高指纹识别效果。
为达以上目的,本发明提出一种指纹识别传感器,所述指纹识别传感器应用于终端设备,包括:
传感器单元,包括由多个电容感应单元组成的电容阵列,具有一输出端、供电端和传感器地端,所述输出端输出驱动信号;
调制电路,连接所述终端设备的设备地、所述传感器单元的输出端、供电端和传感器地端,将所述驱动信号调制为调制信号后输出至所述传感器地端,所述供电端的电压随着所述调制信号的变化而变化。
优选地,所述调制电路包括:
转换电路,连接所述终端设备的设备地以及所述传感器单元的输出端和传感器地端,将所述驱动信号调制为调制信号后输出至所述传感器地端;
储能电容,连接于所述供电端和所述传感器地端之间,以稳定所述传感器单元的工作电压;
高速晶体管开关,连接所述供电端,根据所述转换电路的状态进行同步开关,以使所述供电端的电压随着所述调制信号的变化而变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汇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汇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84919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