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整车控制器通用安装架有效
申请号: | 201410846969.0 | 申请日: | 2014-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4709199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1-04 |
发明(设计)人: | 赵颖飞;张勇强;汤小生;宋京;谢世滨;冯擎峰;吴成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R16/02 | 分类号: | B60R16/02 |
代理公司: | 杭州杭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33109 | 代理人: | 尉伟敏 |
地址: | 317000 ***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整车 控制器 通用 安装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整车控制器的安装结构,尤其是一种能适应不同车型结构的整车控制器通用安装架。
背景技术
在市场对纯电动汽车迫切需求下,能短时间保质保量推出一款车是极其重要。整车控制器作为纯电动汽车核心部件,主要是在总装线上完成装配,因此总装线需要留出整车控制器的装配时间及位置,这就会延长总装线的装配节拍。
每一款车具有不同的配置及尺寸结构,而整车控制器具有通用的性能,整车控制器装配到不同的车型上时就要考虑匹配的问题,这就给装配带来了麻烦。
因此,亟需一种通用的结构,便于整车控制器装配,不用考虑车型之间的差异性,有了通用的结构,整车控制器的装配可以在分装线上完成,从而缩短总装线的装配时间,加快总装线的装配节拍。
发明内容
本发明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由于车型之间车差异性,整车控制器装配麻烦的缺陷,提供一种整车控制器通用安装架,整车控制器安装到通用安装架上,通用安装架能适应不同的车型,避开车型之间的差异性,简化整车控制器装配。
本发明还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整车控制器在总装线上装配,会占用总装线较多的位置和空间,延长总装线的装配节拍的缺陷,提供一种整车控制器通用安装架,整车控制器在分装线上完成装配,缩短总装线上的装配时间,加快总装线的装配节拍。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整车控制器通用安装架,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整车控制器的安装面和支撑安装面并固定到动力总成托架的支撑脚,支撑脚包括固定式支撑脚和弹性支撑脚,固定式支撑脚与弹性支撑脚相互分开且分处不同的面;固定式支撑脚与安装面为同质折弯而成,弹性支撑脚采用支撑弹簧。弹性支撑脚能改变固定的位置,因此和固定式支撑脚结合后就能适应不同的固定位置,从而不受车型的限制,避开车型之间的差异性;安装面由支撑脚固定到动力总成托架上,这个装配的工作可以在分装线上完成,在总装线只需装配动力总成托架即可,因此缩短总装线上的装配时间,加快总专线上的装配节拍。
作为优选,安装面与固定式支撑脚相互垂直,固定式支撑脚为平板状,固定式支撑脚共两支,两固定式支撑脚处于同一平面,两固定式支撑脚相互分离。
作为优选,安装面的中间部位设置有凹陷的加强肋,固定式支撑脚的中间部位设置有加强肋,固定式支撑脚上的加强肋与安装面上的加强肋相互连接并处于同一平面。
作为优选,固定式支撑架的支撑端部为的圆弧状翘起,圆弧状翘起处设置有长条形连接槽,连接槽与固定式支撑脚所在的平面相垂直,圆弧状翘起的上表面处放置有半圆形垫块,圆弧状翘起通过螺钉固定到动力总成托架上,螺钉穿透半圆形垫块。
作为优选,支撑弹簧呈螺旋形结构,支撑弹簧的两端为螺钉固定部,螺钉固定部处于支撑弹簧螺旋形结构的侧边,支撑弹簧通过螺钉固定部用螺钉连接安装面与动力总成托架。
作为优选,螺钉固定部为支撑弹簧端部反向弯曲而成;支撑弹簧两端的螺钉固定部相对螺旋形结构处于同一侧位置。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弹性支撑脚能改变固定的位置,因此和固定式支撑脚结合后就能适应不同的固定位置,从而不受车型的限制,避开车型之间的差异性;安装面由支撑脚固定到动力总成托架上,这个装配的工作可以在分装线上完成,在总装线只需装配动力总成托架即可,因此缩短总装线上的装配时间,加快总专线上的装配节拍。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一种侧视图;
图3是本发明一种固定式支撑脚的俯视图;
图4是本发明一种弹性支撑脚的示意图;
图中:1、动力总成托架,2、连接槽,3、圆弧状翘起,4、半圆形垫块,5、安装架,6、固定式支撑脚,7、整车控制器,8、安装面,9、弹性支撑脚,10、加强肋,11、翻边,12、螺钉固定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的说明。
实施例:一种整车控制器通用安装架5,包括安装整车控制器7的安装面8和支撑安装面并固定到动力总成托架1的支撑脚,支撑脚包括固定式支撑脚6和弹性支撑脚9(参见附图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84696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