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桥梁支座的压力注浆更换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846303.5 | 申请日: | 2014-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4652291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5-27 |
发明(设计)人: | 邓苗毅;冀孟恩;郑莉;闫飞;范永亮;魏锦辉;陈偲勤 | 申请(专利权)人: |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 |
主分类号: | E01D22/00 | 分类号: | E01D22/00;E01D19/04 |
代理公司: | 郑州联科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04 | 代理人: | 王聚才;薛雁超 |
地址: | 45000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桥梁 支座 压力 更换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在用(使用中)桥梁支座的更换方法。
背景技术
支座是桥梁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桥梁上、下部结构的传力和连接装置,支座将桥梁上部荷载的作用力可靠的传递到桥梁墩台。支座承受桥梁上部结构的压力、并满足梁体在各种荷载作用产生变形( 水平位移、转角) 的需要 。由于设计、施工或使用养护的不当及支座质量问题等原因,使用中的桥梁支座时常会出现损坏,导致桥梁上部结构梁体不能按照正常受力状态工作,甚至影响桥梁结构的运营安全。因此,损坏到一定程度的桥梁支座需要进行必要的更换,以保证桥梁结构自身安全。桥梁支座更换过程一般为:抬起要更换支座的上部结构梁体、取出原有支座、放置新支座、放下上部结构梁体,支座承受梁体的设计(预期)压力,完成支座更换过程。
现有的桥梁支座更换方法从总体上来说,都是将桥梁上部结构梁体抬起来,取出原支座、放置新支座后,梁体再落下来,新支座承受梁体压力,完成支座更换过程。根据一次抬升过程中、更换支座数量的不同,现有的桥梁支座更换有三种方法:逐个支座顶升更换法、部分支座(或逐墩)同步顶升更换法、全部支座(整体)同步顶升更换法。
① 逐个支座顶升更换法
一次抬升桥梁上部梁体,只达到更换一个支座的目的。该方法只在单个更换支座处,用千斤顶等设备顶升梁体,使得桥梁上部梁体只在一个支座点位处(局部)抬起;更换支座后,放下梁体;支座受压,完成单个支座的更换。
② 部分支座(或逐墩)同步顶升更换法
一次抬升桥梁上部梁体,达到更换多个支座的目的。该方法在多个更换支座处(通常是一个或相邻几个桥墩上所有的支座处),使用多个千斤顶和计算机液压同步控制系统等设备顶升梁体,使得桥梁上部梁体在多个支座点位处同步抬起(每个支座点位处的抬高量相同或者小于某个经计算确定的高差值);更换支座后,放下梁体;支座同步受压,完成多个支座的更换。
③ 全部支座(整体)同步顶升更换法
一次抬升桥梁上部梁体,达到更换全桥(或整联)全部支座的目的。该方法在全桥(或整联)所有支座处,使用多个千斤顶和计算机液压同步控制系统等设备顶升梁体,使得桥梁上部梁体在全桥(或整联)所有支座点位处同步抬起(每个支座点位处的抬高量相同或者小于某个经计算确定的高差值);更换支座后,放下梁体;支座同步受压,完成全桥(或整联)支座的更换。
现有桥梁支座更换方法存在的不足之处分析如下:
① 逐个支座顶升更换法
桥梁支座更换时,需要抬起上部梁体,抬起的高度要满足新支座正常置入梁体下方的需要;放下梁体后,支座受压、高度收缩,梁体达到正常使用的原有标高高度,支座发挥正常作用。也就是说,更换支座处梁体的必需抬高值为:支座压缩量和支座放置施工间隙的总和。桥梁是由横向或纵向多个支座支撑的整体结构,逐个支座顶升更换法,只在一个支座处顶升、桥梁上部结构的一点局部抬高,会使得桥梁上部结构产生强大、额外附加的内力,将导致上部结构梁体发生损坏;即:逐个支座顶升更换法梁体抬升过程会对桥梁上部结构造成损伤。同时,新支座垫石的顶面标高根据支座的压缩量调整,而此压缩量是根据新支座将要承受的压力或原有座压缩量估算的,压缩量估算值和新支座实际压缩量之间肯定会存在偏差;此偏差终将导致支座更换后,其承受的桥梁上部梁体压力与设计(预期)值不同,支座更换后梁体的实际标高位置与预期位置存在差异,由此会改变桥梁上部结构的内力状况,影响桥梁的承载能力。
② 部分支座(或逐墩)同步顶升更换法、全部支座(整体)同步顶升更换法
部分支座(或逐墩)同步顶升更换法和全部支座(整体)同步顶升更换法,同时顶升桥梁全部支座处的梁体或者部分支座(或逐墩)处的梁体,克服了逐个支座顶升更换法梁体抬升过程对桥梁上部结构造成损伤的弊端。但是,更换后支座垫石的顶面标高根据估计的支座压缩量确定,仍然存在支座最终承受的上部梁体压力与设计(预期)值不同,支座更换后梁体的实际标高位置与预期位置存在差异的缺陷。
同时,部分支座(或逐墩)同步顶升更换法和全部支座(整体)同步顶升更换法需要大量的千斤顶、严密的计算机液压同步控制系统、精确的梁体顶升量监测系统,梁体顶升过程要求的施工控制精度高、难度大,人员多,施工工期长,支座更换施工费用昂贵。
发明内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未经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84630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指路牌
- 下一篇:一种穿柱式盖梁施工承托调节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