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粉煤灰碱浸烧结水热法生产雪硅钙石及氧化铝的方法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410846122.2 申请日: 2014-12-31
公开(公告)号: CN104477927A 公开(公告)日: 2015-04-01
发明(设计)人: 李光柱;崔德成;于海燕;涂赣峰;潘晓林;毕诗文;黎娜 申请(专利权)人: 东北大学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C01B33/24 分类号: C01B33/24;C01F7/02;B09B3/00
代理公司: 沈阳东大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21109 代理人: 梁焱
地址: 110013 *** 国省代码: 辽宁;2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粉煤 灰碱浸 烧结 水热法 生产 雪硅钙石 氧化铝 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一种粉煤灰的综合利用方法,特别涉及一种粉煤灰碱浸烧结水热法生产雪硅钙石及氧化铝的方法。

背景技术

在我国内蒙古中西部、山西北部等地区的部分煤田中蕴藏丰富的高铝煤炭资源,远景储量近1000亿吨,折合高铝粉煤灰量约 150 亿吨,相当于我国目前铝土矿保有储量的 8 倍以上,并且部分粉煤灰中的氧化铝含量可达到 40~50%,这种粉煤灰一般称作高铝粉煤灰。粉煤灰从电厂发电角度是主要固废物,但由于高铝煤炭燃烧产生的高铝粉煤灰中的氧化铝含量可达35~45%,有的甚至高达50%以上,硅含量一般在35%以上。高铝粉煤灰是宝贵的含硅原料和含铝原料,具有较高的经济开发价值。

目前高铝煤炭主要作为火力发电的燃料燃烧,上述地区积存的高铝粉煤灰固体废物早已超过1亿吨,而且每年还在以约2500万吨的规模增长。2010年,如准格尔煤田生产的1亿吨煤炭产量中,除4000万吨用于蒙西地区的16座火力发电厂,年产出高铝粉煤灰1270万吨,其它6000万吨高铝煤炭被运到区外分散燃烧。高铝煤炭大量地分散燃烧、混烧掺烧,降低了高铝粉煤灰的氧化铝含量,损害了铝元素高端化利用价值,同时也损害了硅元素的高端化利用价值,给集中开发利用带来困难。近年来,尽管我国综合利用粉煤灰技术开发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但总体上看,综合利用粉煤灰主要受技术进步制约,受地域、经济以及市场环境影响。国内现有的粉煤灰综合利用与国外发电厂的粉煤灰综合利用方式大致相同,一般用作水泥原料、铺路或制作砌块、砖等,但大多主要以灰场堆放为主,属于简单的初级利用。这大幅度降低了高铝粉煤灰中氧化铝和硅元素的的附加值,等于间接地浪费了铝资源和硅资源。同时,高铝粉煤灰的大量堆放既浪费土地资源又浪费水资源,还污染环境,粉煤灰的深度综合利用面临的形势仍十分严峻。

铝是现代节能、环保、绿色金属材料,我国已是世界最大的铝和氧化铝生产国;2013年我国金属铝年产量已达2194万吨,在国际占比大于47%;2013年我国氧化铝在国际占比大于42%;2014年氧化铝建设产能6470万吨,运行产能超过5340万吨。然而,我国铝土矿资源相当匮乏,铝土矿储量仅占世界总储量的 5%左右,且多为难处理的低品位一水硬铝石型铝土矿,加上近年来国外铝土矿的限购政策,铝土矿资源问题已经成为我国氧化铝及铝工业可持续发展的最大瓶颈。

传统工艺生产雪硅钙石及制品,其硅质原料一般是使用硅藻土或石英砂和碱在熔融条件下生成工业水玻璃的,在原料的制备过程中,需要使用大量石英砂、硅藻土等优质硅矿石与纯碱或硫酸钠在熔化窑炉中共熔,然后冷却粉碎溶解后制得;这样使得硅质原料的选择需要开采和消耗石英和硅藻土等大量不可再生的硅矿物资源;同时钙质原料除电石渣外,一般还需要把石灰石用焦炭或白煤等优质燃料单独烧制石灰及精制石灰乳,生产能耗及成本大,对资源和环境影响大。 现有用高铝粉煤灰生产氢氧化铝或氧化铝的各种工艺均产生大量的硅钙渣或硅渣,大量的硅钙渣或硅渣的大规模合理利用已成为各种工艺的巨大瓶颈。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粉煤灰碱浸烧结水热法生产雪硅钙石及氧化铝的方法,通过将粉煤灰先提取硅,然后碱浸生产氧化铝,再制备雪硅钙石,在充分利用粉煤灰的同时,降低环境污染,并降低雪硅钙石等产品的生产成本。

本发明的粉煤灰碱浸烧结水热法生产雪硅钙石及氧化铝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化学选矿:将粉煤灰放入装有化学选矿溶剂的配料槽进行配料,化学选矿溶剂含Na2O 30~120g/L,含SiO2 ≤5g/L;配料比例按化学选矿溶剂与粉煤灰重量比为3~9;然后经化学选矿处理,反应温度70~120℃、反应时间30~600 min;获得的化学选矿浆液经过水平带式过滤机进行连续分离及洗涤,获得洗涤滤渣和粗制硅酸钠溶液;将洗涤滤渣再次洗涤后制成水重量含量在30~45%的粉煤灰精矿;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北大学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东北大学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84612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