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保密通信系统在审
| 申请号: | 201410846069.6 | 申请日: | 2014-12-31 |
| 公开(公告)号: | CN104486072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4-01 |
| 发明(设计)人: | 倪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保税区攀峒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4L9/08 | 分类号: | H04L9/08;H04L9/0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315800 浙江省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保密 通信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电子产品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保密通信系统。
背景技术
通信保密在一些场合非常必要,尤其在涉及个人隐私、商业秘密、国家秘密的时候。当前常用的通信保密方法有两种方式,一是通道加密,二是端到端加密。通道加密是指数据在传输过程中是加密的,其加密过程对于通信用户来说是透明的。端到端加密是指在发送端加密然后在接收端解密,其加密过程是用户自己控制的。但所采用的加密技术都是可以破解的,尽管付出的代价有大有小,其代价包括破译时间成本和直接经济成本。目前不能破解的加密技术只有一种一次一密(one-time pad)。一次一密指在流密码当中使用与消息长度等长的随机密钥, 密钥本身只使用一次。具体而言,首先选择一个随机位串作为密钥,然后将明文转变成一个位串,比如使用明文的ASCII表示法。最后,逐位计算这两个串的异或值,结果得到的密文不可能被破解,因为即使有了足够数量的密文样本,每个字符的出现概率都是相等的,每任意个字母组合出现的概率也是相等的。这种方法被称为“一次一密”。其优点是由于使用与消息等长的随机密钥, 产生与原文没有任何统计关系的随机输出,因此一次一密方案不可破解,其缺陷是密钥在传递和分发上存在很大困难。因此一次一密这种方式在使用上还是存在许多不便,因此目前通道加密和端到端加密中都没有采用。当前,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和普及,基于互联网的各种通信方式越来越被人们所采用,甚至依赖,邮件、即时通信软件、社交软件,许多商业系统、政府乃至军事系统都延伸到了互联网上,所以互联网上的泄密、入侵事件层出不穷。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解决通信保密程度不高、一次一密这种方式难以有效应用的问题。本发明的思路是采用远程调用的方式实现密钥的传递,从而达到通信保密的目的。本发明的保密通信系统技术方案如下:
包括发送端子系统、接收端子系统,是否包括其它子系统不限,下同。发送端子系统包括数据处理模块和与之相应的可被远程调用的具有识别经自身的数据处理模块处理后的处理数据功能的数据识别模块,所谓相应是指两个模块可配合使用,如数据处理模块用于数据加密,而数据识别模块则用于数据解密,以识别数据处理模块加密了的数据,下同。发送端子系统将要发送的原始数据先经自身的数据处理模块处理然后再发送,当然发送的是处理后的数据,下同。接收端子系统接收到处理数据后远程调用发送端子系统的数据识别模块进行识别,从而获得原始数据,也可以是原始数据的可识别同义形式,比如现在有些软件把文字转化图形,从而防止拷贝和敏感词检测,还有的在文字中夹杂一些字符,计算机难以区别其与正常字符,但肉眼能够轻易识别;还可以是无法获得原始数据或原始数据的可识别同义形式但远程调用的数据识别模块还具有展示功能并只能通过该功能展示以获取信息,这种情况是为了防止接收方私自保留通信信息,这样通信信息仅一次使用有效,这里的一次是指整个远程调用数据识别模块识别的这一次。
前述方案也可以在变动一下,将数据处理模块、数据识别模块放到另一个子系统---服务端子系统当中,这时保密通信系统就包括发送端子系统、接收端子系统和服务端子系统,服务端子系统包括可被远程调用的数据处理模块和与之相应的可被远程调用的具有识别经数据处理模块处理后的处理数据功能的数据识别模块,发送端子系统将要发送的原始数据先经远程调用服务端子系统的数据处理模块处理然后再发送,接收端子系统接收到处理数据后远程调用服务端子系统的数据识别模块进行识别,从而获得原始数据或原始数据的可识别同义形式或者无法获得原始数据或原始数据的可识别同义形式但远程调用的数据识别模块还具有展示功能并只能通过该功能展示以获取信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保税区攀峒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宁波保税区攀峒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84606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