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水电站用调质特厚钢板及其生产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410846035.7 | 申请日: | 2014-12-31 |
| 公开(公告)号: | CN105349902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2-24 |
| 发明(设计)人: | 朱书成;唐郑磊;许少普;康文举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阳汉冶特钢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22C38/50 | 分类号: | C22C38/50;C22C33/04 |
| 代理公司: | 郑州红元帅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17 | 代理人: | 秦舜生 |
| 地址: | 474550***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水电站 用调质特厚 钢板 及其 生产 方法 | ||
1.一种水电站用调质特厚钢板,该水电站座环用高强度调质特厚钢S500Q-Z35包含如下质量百分比的化学成分:C:0.09~0.16、Si:0.15~0.45、Mn:0.08~1.45、P≤0.012、S≤0.003、Als:0.015~0.050、Nb:0.015~0.045、Cr:0.35~0.65、Mo:0.35~0.65、Ni:0.80-1.3、Ti0.010-0.030,其它为Fe和残留元素。
2.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水电站用调质特厚钢板的生产方法,其工艺流程为:优质铁水、KR铁水预处理、100/120吨顶底复吹转炉、LF炉精炼、真空脱气处理、钢锭堆冷24—60小时、钢锭加热开坯加热-轧制-堆冷、中间坯加热-轧制-堆冷、淬火+回火、精整、外检、探伤、入库;其特征在于加热轧制中,钢锭总加热时间13min/cm,装钢时炉膛温度650~750℃,焖钢3~5小时来减少炉温与钢锭之间温差,降低钢锭内外温差导致的应力差,700~750℃保温3小时,900~950℃保温2小时,高温段目标保温温度1250~1260℃、保温时间14~15小时,在保温结束前2~3小时翻钢,翻钢结束后,升温至保温温度,按剩余保温时间保温后,出钢过程中,增加煤气流量,继续进行升温,用以弥补因出钢过程所导致的热量损失,保证炉门关闭后炉内温度达到保温温度要求;开坯阶段采取高温低速大压下工艺,充分破碎钢锭中的枝晶,变形程度越大,形核区密度和驱动力越大,反复再结晶后晶粒就越细小;但钢锭的轧制均采用“高温低速大压下”方式轧制,对轧机能力有较高的要求,若轧机能力小,不能实现“大压下”,轧制力不能渗透至钢锭心部,易导致钢板厚度方向组织不均匀,且不能起到“压合”钢锭内部浇铸缺陷的作用,直接影响钢板的冲击韧性以及探伤质量,为此采用开坯工艺,在开坯工艺采用“高温低速大压下”并在消除锥度后3道次打高压水硬化表面,使轧制力渗透,并利用中间坯二次轧制时的大压下来弥补开坯时轧制力不能渗透至心部的问题;并为降低表面二次铁皮生成量,开启5~8组中冷集管进行2次冷却;然后进行缓冷,堆冷温度≥450℃,堆冷时间≥4天;中间坯拆垛后,先探伤,探伤后仅切帽口后转推钢式加热炉,开坯后进行二次轧制,来保证二次加热轧制时,也能采用“高温低速大压下”方式渗透至钢锭心部,来“压合”钢锭内部缺陷,通过二次加热冷却对减轻偏析有较好效果,且较大的累计变形量,使奥氏体晶粒充分变形,在晶粒内部形成更多的滑移带,为组织的转变提供更多的形核位置,细化晶粒;开轧温度1000~1150℃之间,轧制粗轧道次压下量30mm~45mm,并通过多打高压水降低表面温度,促进表面硬化以使轧制时轧制力渗透内部,保证内部质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阳汉冶特钢有限公司,未经南阳汉冶特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846035.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铬高碳钢耐磨斗齿齿座
- 下一篇:一种高压水泵泵盖制备工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