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苯胺生产中液相加氢系统的催化剂除盐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10845873.2 | 申请日: | 2014-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4529792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4-22 |
发明(设计)人: | 高洪东;张大起;宋威;徐冬冬;尹春玲 | 申请(专利权)人: | 康乃尔化学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7C211/46 | 分类号: | C07C211/46;C07C209/36 |
代理公司: | 吉林市达利专利事务所 22102 | 代理人: | 陈传林 |
地址: | 132101 吉林***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苯胺 生产 相加 系统 催化剂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到液相加氢制造苯胺的工艺装置,是一种苯胺生产中液相加氢系统的催化剂除盐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的苯胺的液相加氢系统中包含以下装置:脱气器17上部和顶部分别与反应器密封连接,脱气器17底部与风冷器19的进料口密封连接,风冷器19的出料口与催化剂进料罐密封连接。上述装置的工作过程是:由反应器生产出的加氢气液混合物进入到脱气器17中,在脱气器17中气液分离,气相由脱气器17顶部送回反应器,液相则从脱气器17下部进入风冷器19中进行冷却,然后再送入催化剂进料罐,见图1。
存在的问题是:由于硝基苯在制备的过程中带有大量的酸,需加入一定量的NaOH进行中和,导致硝基苯中含有一定量的盐,主要成分是NaNO3和Na2SO4,从而使从脱气器17下部分离的液相中也含有盐。在管道中流动的过程中,因为温度的降低这些盐在管道内析出,凝结在管壁上,逐渐使催化剂系统运行不畅,甚至在管道上的调节阀组出现堵塞现象,严重的时候需要停车进行清理,对生产影响很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目前工艺中所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苯胺生产中液相加氢系统的催化剂除盐装置,使苯胺生产过程中能减少并去除催化剂系统管线中沉积的盐。
本发明解决技术问题的方案是:一种苯胺生产中液相加氢系统的催化剂除盐装置,它包括脱气器17、风冷器19和管线6,所述脱气器17上部和顶部分别通过管线1和管线2与反应器密封连接,脱气器17底部与管线3密封连接,风冷器19分别与管线4和管线5密封连接,管线7与催化剂进料罐密封连接,其特征是:还包括第一阀门14、第二阀门15、第三阀门16、管线8~管线10、水洗分离罐18和管线11~管线13,所述第一阀门14两端分别与管线3和管线4密封连接,所述管线6一端通过第二阀门15与管线5密封连接、另一端通过第三阀门16与管线7密封连接,在第一阀门14的前端密封连接管线8,管线9一端密封连接在第一阀门14与管线8之间、另一端与管线6密封连接,所述管线10两端分别与水洗分离罐18的上部和管线6密封连接,管线11两端分别与水洗分离罐18的顶部和管线7密封连接,管线12的两端分别与水洗分离罐18的底部和管线4密封连接,管线13的一端密封连接在第二阀门15上、另一端与废水处理塔密封连接。
本发明苯胺生产中液相加氢系统的催化剂除盐装置的工作过程是:
1)运行时,先关闭管线3与管线4间的阀门14,关闭管线6与管线5间的阀门15,关闭管线5与管线7间的阀门16;
2)由反应器生产出的混合物以12.7t/h~15t/h的流量进入管线1,然后由脱气器17上部进入到脱气器17中,混合物的温度为200℃~220℃、压力为1.75MPa~1.85MPa,此时混合物中Na+含量为400PPm~500PPm,在脱气器17中气液分离后,气相由脱气器17顶部经管线2送回反应器,液相则从脱气器17底部以12.7t/h~15t/h的流量进入管线3,进入管线3的液相温度为200℃~220℃、压力为1.75MPa~1.85MPa;所述混合物为加氢气液混合物,其成分包含有苯胺、盐、催化剂、Na+和水,液相的成分包含有苯胺、盐、催化剂、Na+和水;
3)进入管线3的液相与管线8送过来的水混合,水的温度为30℃~50℃、压力为2.0MPa~2.2MPa,在管线9和管线10流动的过程中溶解其中的盐,同时将液相冷却至温度110℃~130℃、压力1.75MPa~1.85 MPa,由管线9和管线10以18.7t/h~23t/h的流量送到水洗分离罐18;所述管线3的液相成分包含有苯胺、盐、催化剂、Na+和水,其中Na+含量为400PPm~500PPm,所述管线9的液相与管线3的液相成分相同,但其中Na+含量为250PPm~350PP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康乃尔化学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康乃尔化学工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84587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