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具有n型超晶格结构的LED外延结构及其生长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845448.3 | 申请日: | 2015-01-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4539268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4-22 |
发明(设计)人: | 葛苒;王勇;王社峰;郜时兴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辉瑞生物医电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3K3/017 | 分类号: | H03K3/017 |
代理公司: | 郑州中民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1110 | 代理人: | 郭中民 |
地址: | 450008 河南省郑***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有 晶格 结构 led 外延 及其 生长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音频信号包络线制作技术,尤其涉及一种控制音频包络线边沿波形的电路。
背景技术
医疗器械报警系统的行业标准,从触发声音报警的医学条件到声音报警的频率和波形都进行了详尽的描述。在医用报警仪器发生警报时,医护人员期望能从声音报警中推断出报警的紧急程度、报警的性质、甚至报警的原因,以便于采取相应的措施应对突发情况。根据标准规定都要求音频信号具有梯度形式,即要求声音报警信号具有上升沿及下降沿。如何制作报警音的上升沿与下降沿是一个待解决的问题。现有技术中对声音报警信号上升沿及下降沿梯度的控制会采用集成电路芯片(如DAC转换芯片等),该种方式存在硬件成本较高,电路较复杂的弊端。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由此产生,提出一种控制音频包络线边沿波形的电路。有效地解决了医用报警音的上升及下降沿梯度的问题,使输出的音频信号包络波形更加柔和、细腻,更符合人耳听觉特性,具有制作方便简单、硬件成本低、硬件重复再用率高的特点。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控制音频包络线边沿波形的电路,包括稳压器单元、数字电位器单元、控制和报警音输出单元,所述的稳压器单元产生稳定的直流电提供给数字电位器单元和控制单元,所述的数字电位器单元受控于控制单元,控制单元分别将连接于数字电位器单元的CS端拉到低电平,将连接于数字电位器单元的U/D端拉到高电平,并输向数字电位器单元的INC端脉冲,脉冲的输入速度和时间需与上升阶梯波保持一致,在产生上升沿波形后,将连接于数字电位器单元的U/D端拉到低电平,并输向数字电位器单元的INC端脉冲,脉冲的输入速度和时间需与下降阶梯波保持一致,产生下降边沿的波形。
本发明所述的数字电位器单元由外部接口部分、控制和存储部分、半导体电阻部分和输出缓冲部分组成,该数字电位器单元的CS端是数字电位器片选端、U/D端是数字电位器控制内部抽头向上或向下移动的方向控制端,INC端是数字电位器控制内部抽头向上或向下移动一个档位的控制端,数字电位器单元的中间抽头能够在上升或下降上受控变化。
本发明所述的控制单元为单片机或者是DSP数字信号处理器或者是MCU微控制单元,其通过控制数字电位器单元的中间抽头,由数字电位器单元的中间抽头输出呈现阶梯上升或下降变化的波形边沿,这种呈现阶梯上升或下降变化的波形边沿经由位于输出的电容器C2平波后,使得产生的上升沿或下降沿产生线性变化。
本发明通过采用包含稳压器单元、数字电位器单元和控制单元的技术方案,有效地解决了医用报警音的上升及下降沿梯度的问题。设置的稳压器单元将外部提供的直流电压变换成数字电位器单元和控制单元需要的稳定的直流电压并供应给数字电位器单元和控制单元,控制单元通过控制数字电位器的外部三个接口引脚(分别为:CS端,U/D端和INC端)的中间抽头,当需要上升沿的波形时只需按照上升阶梯波的形式相应顺次将中间抽头向上调高即可实现,但要产生下降沿的波形必需在产生了上升沿的波形之后进行即按照下降阶梯波的形式相应顺次将中间抽头向下调高即可实现。有效地解决了医用报警音的上升及下降沿梯度的问题。同时,能够使输出的音频信号包络波形更加柔和、细腻,更符合人耳听觉特性,所述电路具有实现方法简单、硬件成本低、硬件重复再用率高和满足新标准所需效率高费用低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方框图。
图2为本发明的电路原理图。
图3为本发明的脉冲数波形图。
图4为本发明报警音输出波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一步详细说明,但本发明并不局限以下实施例。
如图1结合图2所示:本实施例所述的控制音频包络线边沿波形的电路包括稳压器单元001、数字电位器单元002、控制单元003和报警音输出单元,所述稳压器单元001采用的是公知的稳压器,其对输入直流经过稳压后产生所要求的稳定直流(+9V),分别给数字电位器单元002和控制单元003提供稳定直流电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辉瑞生物医电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河南辉瑞生物医电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84544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燃料电池质子交换膜的生产加工装置
- 下一篇:N型双面电池及其制作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