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滴灌春小麦超高产群体结构构建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843163.6 | 申请日: | 2014-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4472201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4-01 |
发明(设计)人: | 蒋桂英;刘建国;孙文庆;马富裕 | 申请(专利权)人: | 石河子大学 |
主分类号: | A01G1/00 | 分类号: | A01G1/00 |
代理公司: | 石河子恒智专利代理事务所 65102 | 代理人: | 朱永慧 |
地址: | 832000 新*** | 国省代码: | 新疆;6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滴灌 春小麦 高产 群体 结构 构建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滴灌春小麦超高产群体结构构建方法,涉及农作物种植农艺方法技术领域,具体地说通过滴灌技术,宽窄行配置,干播湿出,提高田间出苗率,生育期内氮肥后移,水肥一体化,增加花后群体物质生产与高效分配,培育高质量抗倒群体结构,促进滴灌春小麦规模化高产和超高产。
背景技术
作物生产是作物群体的生产,作物的产量是作物群体的产量,虽然群体是由个体组成的,但群体并不是个体的简单积加,也不是个体的产量越高就越好,作物生产既要求个体的健壮发育又要求群体的稳健和合理发展,即创造一个作物生产合理的群体结构,才能使个体增产潜力得到充分发挥,群体产量才能够显著提升。作物合理的群体结构是指作物群体的大小、长势、长相及其动态变化适合作物本身特性和当地环境条件,且能保证群体中的个体发育健壮和群体稳健合理的发展,群体通风透光良好,光能利用充分最终产量较高的作物群体结构。
麦田滴灌技术是新疆麦区针对实际生产需求,在棉田滴灌技术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是对密植作物灌溉的一次改革,也是荒漠绿洲灌溉农业发展的必然趋势。滴灌是一种先进的节水灌溉技术,它能在植物需水的任何时候和地点,将水分、养分均匀持续地运送到作物根部附近,最大限度地降低了土壤水分渗漏和农业用水的浪费,较常规灌溉节水1500~2500m3/hm2。另外,由于改变麦田根区供水方式,改善了小麦根系特征与水分利用效率之间的关系,增产效果明显。据调查,2009年农八师148团种植滴灌小麦2.6万亩,平均单产545kg,并创造了大面积(206亩)单产806kg高产纪录。滴灌小麦节水、增产效果明显,与常规灌溉相比可节水15-20%,增产20-40%。滴灌小麦生产中时有超高产田出现,但由于缺乏规模化持续稳产高产的理论依据和模式化栽培技术体系,高产重演性差,不能实现大面积超高产。鉴于此,该发明从作物群体发育角度,分析并量化了高产滴灌春小麦群体结构和产量形成规律,提出了滴灌春小麦超高产(≥9000kg/hm2)群体量化指标,旨在为滴灌春小麦在大面积推广时超高产潜力的发挥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经济实用的滴灌春小麦超高产群体结构构建方法,通过干播湿出,提高田间出苗率,宽窄行配置,水肥一体化,生育期内氮肥后移,增加花后群体物质生产与高效分配,培育高质量抗倒群体结构,以提高滴灌春小麦生产效率,确保滴灌春小麦规模化高产和超高产。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一种滴灌春小麦超高产群体结构构建方法,主要按下列步骤进行:
步骤1,春小麦品种和播前准备;
步骤2,采用宽行与窄行间隔配置,宽行宽度为20cm,窄行宽度为12.5cm,宽行中间用于铺设滴灌带;
步骤3,播种;
步骤4,进行出苗至分蘖期、拔节至孕穗期、抽穗至杨花期、杨花至籽粒形成、乳熟至完熟期田间管理。
所述的滴灌春小麦超高产群体结构构建方法,所述步骤1中,所述春小麦品种是指选用高产、优质、抗病性强的中矮杆春小麦品种,株高控制在85cm~95cm,生育期110~115d;
所述播前准备包括选地、深施基肥和播前整地;选地:选PH值为7.0~7.5,有机质含量为1.2%~1.6%,碱解氮含量为35~70mg/kg,速效磷含量为12~24mg/kg,速效钾含量平均为120~160mg/kg的农田;深施基肥:氮肥总量的15~25%、磷肥总量的70~80%秋翻时混合深施;播前整地:早春适时耙地保墒,耙深3~4cm,整地质量达到“齐、平、松、碎、净、墒”六字标准。
所述的滴灌春小麦超高产群体结构构建方法,所述步骤2中,采用宽行与窄行间隔配置,宽行宽度为20cm,窄行宽度为12.5cm,宽行中间用于铺设滴灌带:播幅3.6m,滴灌行距配置为1机6管,1管4滴灌方式,行距配置为12.5+20+12.5+15cm宽窄行,每隔4小行中间位置铺设滴灌带,滴灌带放置在其中的20cm的宽行,滴灌带间距为60c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石河子大学,未经石河子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84316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银杏的嫁接育苗方法
- 下一篇:冬瓜茬种植玉米覆土抗旱保苗耕作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