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新型仓前转接机房连体布置结构在审
申请号: | 201410839252.3 | 申请日: | 2014-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4612421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5-13 |
发明(设计)人: | 张偲;王剑利;郭国红;郭志博;胡俊强;张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电郑州机械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H5/02 | 分类号: | E04H5/02 |
代理公司: | 郑州中原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41109 | 代理人: | 霍彦伟 |
地址: | 450046 河南省郑州***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转接 机房 连体 布置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火力发电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仓前转接机房连体布置结构。
背景技术
当前的火力发电厂输煤系统中,仓前转接机房与筒仓独立布置,水平方向不能有效传递水平力。转接机房高度较大,受输煤栈桥传递来的水平荷载较大,结构通常采用框架剪力墙形式,结构体系较柔,抗侧力有限,往往需要布置大量剪力墙来抵抗水平荷载,造成工程量增大,造价大幅提升。筒仓通常为钢筋混凝土筒体结构,刚度大,抗侧力强。传统的转接机房与筒仓独立布置方式不能很好的发挥筒仓抗侧力强的优势。
传统布置方式主要是由于结构分析手段及惯性思维所致,独立结构做成连体后,结构可能会出现不规则性,在地震中将出现相互耦联的振动,扭转效应明显,对抗震不利,增加了抗震分析的难度。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新型仓前转接机房连体布置结构,该结构利用筒仓抗侧力强的特点,在筒仓基本不增加工程量的前提下,大幅度降低转接机房工程量,达到大幅降低造价的目的。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提供一种新型仓前转接机房连体布置结构,包括转接机房和筒仓,筒仓上端设有筒仓盖,在所述转接机房和筒仓之间设有连接体,沿着筒仓纵向中心轴线方向设有交通通道,在交通通道的底端两侧设有漏斗。
根据上述新型仓前转接机房连体布置结构,沿着所述筒仓横向中心轴线方向设有加强筋。
根据上述新型仓前转接机房连体布置结构,在所述筒仓内侧底端与漏斗之间均布有检修平台。
根据上述新型仓前转接机房连体布置结构,所述连接体采用钢筋混凝土梁板结构或钢结构梁板结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取得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转接机房所受水平荷载通过连接体传至筒仓顶板,再通过筒仓顶板分散传给筒仓侧壁,从而实现利用筒仓强大的抗侧刚度来承担来自转接机房水平荷载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参照图1所示,一种新型仓前转接机房连体布置结构,包括转接机房1和筒仓2,筒仓2上端设有筒仓盖3,在转接机房1和筒仓2之间设有连接体4,沿着筒仓2纵向中心轴线方向设有交通通道5,在交通通道5的底端两侧设有漏斗6;沿着筒仓2横向中心轴线方向设有加强筋7;在筒仓2内侧底端与漏斗6之间均布有设备平台8。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电郑州机械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华电郑州机械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83925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立体车库
- 下一篇:一种空心砖用自动垒墙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