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鱼菜共生系统及其使用控制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410839131.9 | 申请日: | 2015-08-04 |
| 公开(公告)号: | CN104488686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7-29 |
| 发明(设计)人: | 江保其;艾天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博士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A01G31/02 | 分类号: | A01G31/02;A01G31/00;A01K63/00;A01K63/04;A01K61/00 |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红荔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214 | 代理人: | 张文 |
| 地址: | 361009 福建省***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共生 系统 及其 使用 控制 方法 | ||
1.一种鱼菜共生系统,包括循环水养殖系统、生物过滤器、水耕培栽系统、水泵、气泵、传输管道、电动控制箱,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循环水养殖系统包括若干通过管道相互连接的鱼池装置及与鱼池装置连接的涡流分离器;所述的生物过滤器包括无氧矿化池、有氧矿化池及若干移动生物膜反应器;所述的水耕培栽系统包括第二低位池、若干充满粘状物的干湿介质床、第一低位池及若干深水浮筏栽培床;所述的水泵设于第一低位池内,所述的气泵通过气体传输管道将空气传输至鱼池装置、生物过滤器及深水浮筏栽培床内;所述的循环水养殖系统及水耕培栽系统各管道处连接有阀门,所述的电动控制箱内设有阀门开关、水泵开关及水泵深度感应器;
所述的鱼池装置、生物过滤器、第二低位池、干湿介质床、第一低位池、深水浮筏栽培床依次连通,第一低位池的水源抽出进入到鱼池装置中,形成循环系统。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鱼菜共生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深水浮筏栽培床包括深水池、漂在深水池水面上的若干浮筏,所述的浮筏上设有孔洞,孔洞内安装有承载植物的塑料盆,所述的塑料盆内装有陶粒。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鱼菜共生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移动生物膜反应器及有氧矿化池内设有聚乙烯材质的生物球。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鱼菜共生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鱼池装置包括鱼池、设于鱼池上的进水喷杆、排水管、通气管及位于鱼池底部的漏斗形收集器。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鱼菜共生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鱼池的水深≥90cm。
6.如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鱼菜共生系统的使用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建立系统装置,提供氨源:打开系统的气泵和水泵,将水质酸碱度值调整为6.5~7.2,水温控制在23℃~27℃,使生物过滤器中形成微生物群落,连续往水中添加少量氨,测量水质中氨、亚硝酸盐和硝酸盐的含量,当氨和亚硝酸盐的含量减至基本为零,同时硝酸盐水平增加时,进行下一步骤;
S2.养殖鱼类:连续性定期往鱼池内投放鱼苗,每日总投饵量为鱼体重的百分之一至二倍,根据鱼的种类和饲料的质量,饲料转化率控制在1.5~2之间,所述的饲料转化率为饲料重量除以鱼体重增加量;水源通过进水喷杆分流至鱼池,控制水流速度使得一小时内完全更换鱼池中的水1~2次,且水流在鱼池中形成旋转式,固体废物从鱼池底部漏斗形收集器排出进入涡流分离器中,粗颗料经涡流分离器排出系统,微颗料通过生物过滤器进入水耕培栽系统;
S3.种植植物:在深水浮筏栽培床上种植绿叶植物,绿叶植物的种植量根据鱼类的总投饵量确定,每平方米绿叶植物须鱼类的饵料量为20~50g /日;
S4.监测水质,控制水质参数:将水质的酸碱度值控制在6.5~7.2,溶解氧大于5mg/L,氨含量0~0.25mg/L,亚硝酸盐含量0~0.25mg/L,硝酸盐含量50mg/L~150mg/L,碳酸盐50mg/L~150mg/L,温度23℃~27℃。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鱼菜共生系统的使用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当系统稳定时,还可种植果实植物,果实植物种植在干湿介质床上,果实植物的种植量根据鱼类的总投饵量确定,每平方米果实植物须鱼类的饵料量50~80g /日。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鱼类共生系统的使用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果实植物的种植密度为每平方米4~12株。
9.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鱼菜共生系统的使用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使用磷酸、硝酸或硫酸调整水质酸性,使用氢氧化钾、氢氧化纳或氢氧化钙调整水质碱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博士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厦门博士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839131.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