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双驱式双磁骨导受话器扬声器二合一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410837757.6 | 申请日: | 2014-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4540081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4-22 |
发明(设计)人: | 徐波;徐金国;葛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汉得利(常州)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R9/10 | 分类号: | H04R9/10;H04R1/46 |
代理公司: | 常州市维益专利事务所 32211 | 代理人: | 肖兴江 |
地址: | 213022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双驱式双磁骨导 受话器 扬声器 二合一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声学元器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双驱式双磁骨导受话器扬声器二合一装置。
背景技术
骨导受话器主要通过骨传导的原理来使使用者听到声音,目前的骨导受话器结构复杂,组成构件较多,振动部分的质量较大,造成灵敏度低,一般在94~104dB左右,这种灵敏度的骨导受话器已经越来越难以满足使用要求,为提高骨导受话器的灵敏度,这就要求音频信号达到一定的振动强度才行,也即要求音频功率必须较大。
另外,由于传统的骨导受话器通常是设置在耳外的,置于耳外使用的骨导受话器的放置位置距离听小骨的距离较远,也即声音传导的距离较长,这就使得在传导的过程中声音衰减较大,使用者最终接收到的声音会有所失真,为使使用者能够有效地倾听、分析来自周围环境的声音信息,就需要提高骨导受话器的灵敏度。
随着目前对骨导受话器的性能要求在不断的提高,有必要对现有的骨导受话器进行改进。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灵敏度高的双驱式双磁骨导受话器扬声器二合一装置。
实现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双驱式双磁骨导受话器扬声器二合一装置,包括电路板、铁芯、线圈、磁钢、高导磁振动板、弹片、外壳,所述铁芯置于电路板上,铁芯上绕制有左右对称的线圈A和线圈B,所述外壳的内侧壁与铁芯外侧壁连接,外壳的上壁中央设有开口,外壳的开口处设有前后对称的两个横向设置的弹片,弹片的左右两端向下延伸形成连接段,连接段的末端与铁芯连接,两个弹片之间设置高导磁振动板,高导磁振动板的前后两端设有连接部,高导磁振动板通过连接部与弹片连接,弹片的下方设有置于铁芯上的磁钢,磁钢上开有让位部,铁芯上、让位部所在位置设有线孔。
进一步地,所述高导磁振动板上设有3M胶层。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段弧形弯曲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外壳的左右两侧设有固定耳,固定耳上开有固定孔。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部置于弹片之上,连接部和弹片之间采用激光焊接的方式实现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外壳和铁芯之间采用激光焊接的方式实现连接,所述弹片和铁芯之间采用激光焊接的方式实现连接。
采用了上述的方案,高导磁振动板置于两个弹片之间,且通过连接部与弹片连接,高导磁振动板相当于悬置于线圈、磁钢和铁芯的上方,另外,弹片的连接段弧形弯曲设置,如此设计,有效增加了振动板的振动幅度,灵敏度得到有效提高;由于设置了两个线圈,线圈外围套设有磁钢,这就相当于设置了两个驱动器,如此设计,受话器的声能量能够扩大一倍,灵敏度也得到提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俯视图;
图2为图1中A-A向视图;
图3为图1中取出胶层和弹片后的示意图;
图中,1为电路板,2为铁芯,3为线圈A,4为线圈4,5为磁钢,6为让位部,7为高导磁振动板,8为弹片,9为外壳,10为开口,11为连接段,12为连接板,13为电路板接口,14为线孔,15为胶层,16为固定耳。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参见图1~3,一种双驱式双磁骨导受话器扬声器二合一装置,包括电路板1、铁芯2、线圈、磁钢5、高导磁振动板7、弹片8、外壳9,所述铁芯置于电路板上,铁芯上绕制有左右对称的线圈A3和线圈B4,所述外壳的内侧壁与铁芯外侧壁连接,外壳的上壁中央设有开口10,外壳的开口处设有前后对称的两个横向设置的弹片,弹片的左右两端向下延伸形成连接段11,连接段的末端与铁芯连接,两个弹片之间设置高导磁振动板,高导磁振动板的前后两端设有连接部12,高导磁振动板通过连接部与弹片连接,弹片的下方设有置于铁芯上的磁钢,磁钢上开有让位部6,铁芯上、让位部所在位置设有线孔14,每个线孔对应一个线圈。所述电路板的后端设有电路板接口13,电路板为FPCB电路板。
工作原理:
使用时,通过电路板接口接入电信号,当接通电信号时,音频信号传导至线圈A后继续传导至线圈B,使得线圈A和线圈B都产生磁场,高导磁振动板与超弹性的弹片组成振动系统,在双电磁线圈和双磁钢的相互作用下,振动系统会产生振幅,此时振动系统的发出的声音会特别的小,振幅很大,在距离人耳30cm处,人耳很难分辨出声音的内容,当高导磁振动板接触到骨骼时,产生的声音会通过骨迷路传至内耳淋巴液,再通过螺旋器传至听神经,最后被大脑皮层听觉中枢所接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汉得利(常州)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汉得利(常州)电子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83775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对端身份识别的方法、终端、服务器和系统
- 下一篇:脖挂式项链耳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