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桑桂益糖茶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410837163.5 申请日: 2015-08-03
公开(公告)号: CN104489199A 公开(公告)日: 2015-07-29
发明(设计)人: 陈矟 申请(专利权)人: 陈矟
主分类号: A23F3/34 分类号: A23F3/34
代理公司: 武汉开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2104 代理人: 何英君
地址: 430200 湖北省武汉*** 国省代码: 湖北;42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桑桂益糖茶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桑桂益糖茶,属保健食品领域,特别涉及功能性保健饮品。

背景技术

糖尿病古称“消渴病”是一种由遗传基因决定的全身性慢性代谢性疾病,系由于体内胰岛素的相对或绝对不足而引起糖脂肪及蛋白质水电解质代谢的紊乱所致,其主要特点是高血糖及尿糖。本病早期无明显症状,典型表现为“三多一少”,即多饮、多尿、多食、消瘦,严重时可发生酮症酸中毒,常见的并发症及伴随症有急性感染、肺结核、冠心病、脑血管病、肾病、眼及神经性病变等。

近年以来,糖尿病呈逐年增多的趋势,研究表明,对于糖尿病患者除针对性药物治疗外,通过补充调理人体营养素能显著改善糖尿病患者的状况,降低并发症发生机率。祖先留下的天然本草宝库中,为我们人体营养调理和保健提供了的丰富的天然药食两用资源,为我们开发有益于人体健康,特别有益于人体糖代谢的营养保健品奠定了基础。

涉及降糖饮料的文献和专利不少,例如申请公布号为CN102987478A的一种适合糖尿病人的饮料,其组分及重量份为紫灵芝汁1-5份,冬瓜汁10-20份,玉米汁20-30份,猕猴桃汁5-10份,柚子汁5-10份,饮用水40-50份;其制备方法为分别以最优的方法制取紫灵芝汁、冬瓜汁、玉米汁、猕猴桃汁、柚子汁,保留其有效成分,混合并搅拌均匀后,进行灭菌,罐装。本发明选用的原料中紫灵芝具有降血糖作用,玉米富含粗纤维,冬瓜在蔬菜中含糖量最低,柚子、猕猴桃含果胶、膳食纤维丰富,是一种适合糖尿病患者的饮料;但该饮料组方原料均采用瓜果类鲜品,保鲜期短,且受季节限制,生产成本高。

另如申请公布号CN104140920A的一种冰镇茶醋降糖饮料及其制备方法,是由以重量份计的玉米粒100-120、番荔枝20-30、羊栖菜4-6、洛神花10-15、 甜菊叶10-15、黑枸杞7-8、青钱柳叶3-4、葛根6-7、菊芋2-3、红薯藤2-3、黄瓜籽4-5、柿叶3-4、黑茶粉20-30、营养粉10-15、醋酸菌适量为原料制作;该申请是将玉米粒、番荔枝等原料煮成浆料,过滤得到的玉米渣与中药原料、黑茶粉用醋酸菌发酵制成茶醋,冷冻成冰,添加到玉米汁中制成,具有调节血糖的功效,该方法饮料制作工艺繁琐,并且强调冰镇,其适用季节和适用群体有相当的局限性。

为此,需要开发能调节人体代谢平衡,增强免疫力的保健茶。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桑桂益糖茶,该保健茶能调节人体代谢平衡,增强人体免疫力,糖尿病有良好的预防和辅助调理作用,且适用范围广。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本发明桑桂益糖茶,是采用经过炮制的药食同源的天然本草桑叶、肉桂、菊芋和甘草为原料,以水提取并浓缩至规定密度的浸膏,再以纯净水稀释制备成茶,所述原料配方,按质量计为:桑叶90-100份,菊芋30-40份,甘草20-30份和肉桂10-20份。

二、本发明桑桂益糖茶的制备方法

按本发明桑桂益糖茶原料配方,称取原料,以原料量8倍的水放置多功能提取罐浸泡30分钟后,以0.5~1Mpa压力,煮沸提取二次,第一次2小时,第二次1小时,合并提取液,于70~80℃,-0.06~-0.08Mpa条件下,减压浓缩至密度为1.20~1.25(60℃时测量值)浸膏,按浸膏与纯化水1:100的比例配制成桑桂益糖茶。

据《神农本草经》,本发明所用主料桑叶性味苦甘、寒,甘以益血,寒以凉血,甘寒相合,故有下气益阴,补益之功;现代研究表明:桑叶不仅含有丰富的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酸、纤维素、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元素,而且含有丰富的糖苷酶抑制剂1-脱氧野尻霉素(DNJ)和桑叶总多糖(TPM), 能刺激胰岛素分泌,并作为体内胰岛素分泌和释放的调节因素,降低胰岛素分解的速度,既可降低食后血糖的高峰值,又可促进细胞对糖的利用,达到降血糖的效果,

所用菊芋,含有丰富的氨基酸、低聚果糖和膳食纤维,研究表明,菊芋具有双向调节血糖作用,能降血脂和胆固醇和改善肠道功能。

所用甘草,具有益气健脾增强机体免疫功能、缓和药性作用,甘草还能改善口感调和百味。

所用肉桂,性辛,健脾开胃,行气化食,肉桂中含有的黄烷醇多酚类抗氧化物质,能提高胰岛素对血糖的稳定作用和降低胰岛素抵抗,有助于血糖水平控制,并有很好的抗菌活性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矟,未经陈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83716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