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辅酶Q10的提取制备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410837053.9 | 申请日: | 2014-12-29 |
| 公开(公告)号: | CN104529738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4-22 |
| 发明(设计)人: | 冯建伟;张述智;徐权汉;相雪;夏伟;张浩;许团辉;王晓丽;刘思喜;韩瑞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中仁动物药品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7C50/28 | 分类号: | C07C50/28;C07C46/10 |
| 代理公司: | 青岛高晓专利事务所37104 | 代理人: | 赵映蓉 |
| 地址: | 266328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辅酶 q10 提取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辅酶制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辅酶Q10的提取制备方法,通过对自然生态条件下发酵的光合细菌进行浓缩、破壁、皂化、萃取和纯化后制得辅酶Q10纯品。
背景技术:
辅酶Q10是一种脂溶性抗氧化剂,又名癸烯醌、泛醌、泛癸利酮、辅酵素Q10,其醌式及侧链异戊烯基的结构特点,决定了它在生物体内具有许多重要生理功能;它参与线粒体氧化磷酸化与ATP的产生过程,也能激活人体细胞和细胞能量的营养,具有提高人体免疫力、增强抗氧化、延缓衰老和增强人体活力等功能,且无毒性、无致畸作用、无副作用,使用十分安全,因此医学上广泛用于心血管系统疾病,国内外广泛将其用于营养保健品及食品添加剂。2004年,日本厚生省将辅酶Q10批准为食品添加剂,正式用于饮料、糖果、糕点、乳酪、和酸奶中;美国FDA在2003年正式将辅酶Q10应用于食品中,并于2004年9月批准将液体辅酶Q10作为食品添加剂;在我国,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于2006年9月25日出台了《以辅酶Q10作为原料保健食品申报与审批规定》,此文件的颁布使辅酶Q10正式进入保健食品市场。
目前,辅酶Q10的生产方法大致有发酵法、半合成法、全合成法、生物提取法和细胞培养法,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日本最早实现了从烟叶中提取茄呢醇为原料合成生产辅酶Q10,使得辅酶Q10的成本大幅度下降,这对于辅酶Q10的应用、普及和推广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半化学合成法技术上比较成熟,已实现了工业化,产品成本低,价格适中,但是使用半化学合成法生产的产品虽然在价格上存在优势,但在使用上与用生物提取法生产的产品相比还有较大差距,这是因为生物提取法生产的Q10是天然的、有机的,易于被人体吸收转化,而化学合成法生产的Q10是人工化学合成的,生物活性极差、不易被人体吸收,难以充分发挥辅酶Q10的药理作用;自1977年发达国家实现了用微生物发酵法生产辅酶Q10后,近几年微生物发酵提取法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例如有中国专利200810225225.1公开的一种从微生物中提取辅酶Q10的方法;中国专利200810062350.5公开的一种利用鞘氨醇单胞菌发酵萃取耦合制备辅酶Q10的方法;中国专利200810114118.1公开的一种超临界CO2条件下微生物转化制备辅酶Q10的方法;中国专利200910094263.2公开的一种将氧化型辅酶Q10制备并纯化为还原型辅酶Q10的方法;中国专利201310667868.2公开的一种从微生物中分离纯化辅酶Q10的方法等等;上述专利技术中均存在产品辅酶Q10纯度不高、生产原料成本高、制备条件苛刻等缺点。
研究发现,在光合细菌中所含B族维生素种类丰富,尤其是B12、叶酸、生物素等;而在酵母中几乎不含有的种类,特别是辅酶Q10在光合细菌中含量较多,尤其是沼泽红假单胞菌其辅酶Q10的含量高达3900ug/g干细胞。因此,本发明研究出一种新型的基于光合细菌发酵法来萃取沼泽红假单胞菌中辅酶Q10的方法,从而实现低成本、大批量的产业化提取制备辅酶Q10,所涉及的光合细菌发酵法为已经授权的专利,专利号为201010590805.8,发明名称为“一种自然生态条件的光合细菌发酵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寻求设计提供一种辅酶Q10的提取制备方法,以在自然生态条件下发酵的光合细菌为原料,经浓缩、破壁、皂化、萃取、纯化后制得纯品辅酶Q10。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涉及的提取制备方法具体包括以下工艺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中仁动物药品有限公司;,未经青岛中仁动物药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83705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