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埃博拉病毒一步法核酸定量RT-PCR检测试剂盒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410836939.1 申请日: 2014-12-24
公开(公告)号: CN105779647A 公开(公告)日: 2016-07-20
发明(设计)人: 迟大利;吴大治;夏懿 申请(专利权)人: 上海星耀医学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上海复星医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C12Q1/70 分类号: C12Q1/70;C12Q1/68;C12R1/93
代理公司: 暂无信息 代理人: 暂无信息
地址: 201315 上海*** 国省代码: 上海;3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埃博拉 病毒 一步法 核酸 定量 rt pcr 检测 试剂盒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属生物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生物检测技术,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埃博拉病毒核酸的荧光定量检测的试剂盒。

背景技术

埃博拉病毒(Ebolavirus,EBV)属于丝状病毒科(Filoviridae),是一种能引起人类和灵长类动物产生埃博拉出血热(Ebolahemorrhagicfever,EBHF)的烈性传染病病毒,病毒潜伏期可达2至21天,但通常只有5天至10天;罹患此病可致人于死,包含数种不同程度的症状(包括恶心、呕吐、腹泻、肤色改变、全身酸痛、体内出血、体外出血、发烧等),感染者症状与同为纤维病毒科的马尔堡病毒(Marburgvirus)极为相似,具有50%至90%的致死率,致死原因主要为中风、心肌梗塞、低血容量性休克或器官衰竭。EBHF在几个世纪前即流行于中非热带雨林地区和东南非洲热带大草原,目前在非洲大陆的许多国家均报道了本病。EBHF疫源地主要在非洲大陆,美国、泰国、英国、加拿大等国也有本病流行的血清学证据。迄今为止,EBV已发现有5个亚种,分别为:

Zaireebolavirus(EBOV)(扎伊尔埃博拉病毒,1976)-标准亚种

Sudanebolavirus(SUDV)(苏丹埃博拉病毒,1998)

Restonebolavirus(RESTV)(雷斯顿埃博拉病毒,2002)

Ta?Forestebolavirus(TAFV)(科特迪瓦埃博拉病毒,2010)

Bundibugyoebolavirus(BDBV)(邦地布优埃博拉病毒,2012)

每个EBV病原体是由链状的负链核糖核酸(RNA)病毒粒子构成。3'-端没有多聚腺苷酸化,5'-端也没有加帽(capping)。基因组编码七个结构蛋白和一个非结构蛋白。

EBV基因顺序是:3'-端-NP-VP35-VP40-GP-VP30-VP24-L-5'-端,两端的非编码区含有重要的信号以调节病毒的转录、复制和新病毒颗粒的包装。如果缺少相应的蛋白,单基因组本身并不具备感染性,其中一种蛋白是RNA依赖的RNA聚合酶,是病毒基因组转录成信使RNA所必须的酶,它对病毒基因组的复制也有重要作用。其所编译的蛋白中,NP是核衣壳蛋白,VP30和VP35是病毒结构蛋白,VP35具有抗I型干扰素作用,GP是跨膜糖蛋白,与病毒的入侵过程及细胞毒性有关,VP24和VP40与病毒的成熟释放有关,前者是小型膜蛋白,后者是病毒基质蛋白。

EBV是人畜共患病毒,主要的感染途径是透过患者体液传染,如血液、汗、呕吐物、排泄物、尿液、唾液或精液等,目前并无飞沫感染的证据。尽管世界卫生组织苦心研究,至今仍没有辨认出任何有能力在爆发时存活的动物宿主,目前认为果蝠是病毒可能的原宿主。因为埃博拉的致命性,加上目前尚未有任何疫苗被证实有效,EBV被列为生物性危害第四级病毒(艾滋病为3级,SARS为3级,级数越大防护越严格),也同时被视为是生物恐怖主义的工具之一。

目前,对EBV的临床诊断方法,可用免疫荧光方法(IFA)检测培养细胞中的病毒抗原,用乳鼠脑内接种分离和鉴定病毒等。血清学诊断方法还有空斑减少中和试验(PRNT)等。应用组织学、免疫细胞化学及超微结构检查等方法研究发现,感染EBV后猴皮脂腺周围血管结构抗原阳性,提示可用病人含汗腺皮肤作为实验诊断材料。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是确诊疑似病例的首选方法,其次可选用逆转录套式-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福尔马林保存的死者皮肤用免疫组化试验(IHC)检测抗原,可用于诊断和监测,此法不需冷藏保存标本,操作安全。这些方法均可在不具备P4级安全防护条件下进行。特异性IgM和IgG抗体约在患病初期(8~10d)出现,故对发病初期的可疑病例检查抗原和分离病毒更可靠,因为这种急性高病死率的疾病在病死前有的还查不到抗体。

EBV是高度危险的病原体,必须在P4级的高度安全实验室内进行病毒的分离与鉴定。在非洲疫区主要通过检测埃博拉病毒的特异性IgM和IgG抗体以及检查病毒抗原或核酸等进行诊断。

由于对于EBV的病理不详,所以无有效治疗手段。目前对EBHF无特效治疗药物,主要为对症治疗,重症病例需给予支持性护理,因病人常脱水,需静脉输液,可考虑使用大剂量干扰素及抗血清。抗EBV免疫血清球蛋白G对志愿者使用证明安全有效。使用免疫血清中止治疗后对动物无长期保护作用。

2014年8月9日,中国宣布已掌握埃博拉病毒抗体基因,同时具备对埃博拉病毒进行及时检测的诊断试剂研发能力。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星耀医学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上海复星医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上海星耀医学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上海复星医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83693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