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可插拔式电涌保护器有效
申请号: | 201410836041.4 | 申请日: | 2014-12-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5790244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24 |
发明(设计)人: | 杨帆;张东俊;严鹏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电科电器科技有限公司;上海诺雅克电气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H9/04 | 分类号: | H02H9/04;H02H9/06;H02H3/22;H01H71/02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1100 | 代理人: | 陆嘉 |
地址: | 200063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可插拔式电涌 保护 | ||
本发明揭示了一种可插拔式电涌保护器,包括:基座和至少一个可插拔模块。基座包括压板和微动开关。可插拔模块通过止动定位机构安装到基座上,可插拔模块包括:壳体、第一接触片和第二接触片、非线性保护元件、脱离杆和指示部件。壳体顶部开有指示窗口。非线性保护元件的第一引脚直接与第一接触片连接,非线性保护元件的第二引脚通过U型支架和柔性连接件连接到第二接触片,U型支架和柔性连接件为导电材料,第二引脚通过低熔点合金与之连接。上脱离杆安装在U型支架中。指示部件安装在壳体顶部并能水平移动。下脱离杆安装在U型支架的底部并具有向下的凸起。压板位于壳体底部,微动开关位于壳体下方且对准压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低压电器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低压电器中的电涌保护器。
背景技术
电涌保护器中包括非线性元件,非线性元件通常是金属氧化物变阻器(MOV)(以下简称MOV)。在长时间使用或过载之后,MOV会老化并由此发热,老化或者发热的MOV不但影响MOV的性能,也会造成意料之外的故障或者危险。为了防止MOV老化或过热后引起的系统持续故障甚至造成火灾等灾害通常在电涌保护器中设置有脱扣机构,该脱扣机构与MOV串联,以在温度升高时将MOV与电路脱开,并给出本地及(或)远程的状态告知。
现有技术中揭示了一种可插拔式电涌保护器,其电涌保护器可插拔模块包括外壳、插头、变阻器、过热保护器、指示器和弹簧。外壳包括底盖、中间体和顶盖。底盖的底面为一平面,正面开口,顶盖盖住底盖的正面开口,形成一单个单元的可插拔模块。中间体正面开口,底面可固定在所述底盖的上方或固定在另一中间体的上方,顶盖盖住中间体的正面开口,形成一多个单元的可插拔模块。其电涌保护器的基座包括壳体、卡板、弹簧、接线板、接线座、螺钉、接线端子和微动开关,壳体有一“U”形开口,大小与可插拔模块的大小相同,还包括插座,与可插拔模块的插头相匹配。基座上可插入单个单元或多个单元的可插拔模块。该种可插拔式电涌保护器存在如下的缺陷:1)本地状态指示不能给出绿/红两种明显区分的状态指示。2)单片MOV的保护水平和泄流能力有限,当需要较高的泄流能力时,需要采用两个或多个MOV并联来完成,这样就需要采用两个或多个上述脱扣机构,但是,在温度升高时,由于不能保证两个或多个MOV同时脱扣,则可能出现一个不脱扣一个脱扣,当其中一个或部分脱扣后,产品已经无法保证原有的泄流能力和保护水平,则可能出现产品过载而造成MOV爆炸或烧毁。
现有技术中还提出了另一种多个MOV可同步脱扣的技术方案,该方案使用多片MOV并联后再串联一个脱扣装置,但是该方案采用导电件将接线片和电极通过低温合金焊接的方式连接,这样就形成了两个焊点,由此造成的缺陷是当大冲击电流冲击或MOV老化时,两个焊点可能有其中一个焊点先断开,而另一个焊点没断开的情况,这样虽然MOV已与线路已经断开,但脱扣机构却无法动作并给出故障指示,将导致设备因不受电涌保护器保护而损坏的风险。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提出一种能使得多个非线性元件同步脱扣,并具有故障指示能力的可插拔式电涌保护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电科电器科技有限公司;上海诺雅克电气有限公司,未经上海电科电器科技有限公司;上海诺雅克电气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83604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