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蛋鸡育雏期饲养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410835935.1 | 申请日: | 2014-12-26 | 
| 公开(公告)号: | CN104509491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4-15 | 
| 发明(设计)人: | 孙小恒;黄晓辉;刘方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荆州市和美华饲料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A01K67/02 | 分类号: | A01K67/02;A23K1/18;A23K1/16 | 
| 代理公司: | 济南圣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7221 | 代理人: | 赵妍 | 
| 地址: | 434000 湖北省荆州***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蛋鸡 育雏 饲养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蛋鸡育雏期饲养方法。
背景技术
蛋鸡养殖期长,一般550-700天,其中产蛋期450-600天,450天产蛋期和600天产蛋期对蛋鸡养殖影响非常大,经过我们长期研究发现,蛋鸡育雏期养殖方法,对产蛋期的长短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目前,蛋鸡育雏饲养方法参差不齐,导致雏鸡35天体重不达标、70天胫长不达标,均匀度差,严重影响蛋鸡一生的生产性能和养殖效益,为此,研究开发一种蛋鸡育雏期(0-84日龄)饲养方法势在必行。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蛋鸡育雏期诱水、吃料、密度、湿度、温度、光照、饲料全套饲养方法,本发明采用下述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蛋鸡育雏期饲养方法,包括以下方面:
(1)雏鸡诱水方法:0日龄雏鸡第一次饮水称为初饮,采用人工诱导的方法,具体方法步骤是:1)先对3-5%的鸡进行人工示范饮水,把其它鸡群往饮水器周边赶;2)然后挑出不喝水的鸡单独进行人工诱导,做到对雏鸡100%成功诱水。
5日龄前雏鸡水的配方:该配方由以下原料制成:18-21℃的卫生指标合格的水,每1000重量份水中添加黄芪多糖3份、白醋5份、开口药2份、水溶多维5份。
在育雏期确保雏鸡喝清凉、清洁饮水,采用以下方法:在使用水盘时每天换水4-6次;在水线末端用塞子堵塞后,插入输液管控制长流水。
(2)雏鸡吃料方法:
在对雏鸡诱水后5-6个小时后吃料,喂水拌的小米或玉米糁;以便激活雏鸡肠道酶系活性。
1日龄开始喂全价料营养饲料一。到15日龄每只雏鸡总采食量180-210克;对15日龄体重小于100g的鸡群或夏季育雏继续饲喂全价料营养饲料一到35日龄,每只雏鸡总采食量650克。
把饲料撒在白色的垫布上,垫布为2块棉布,做到少喂勤添,在前两天不要放置料盘,采用人工撒料,吃多少撒多少,做到采食量最大化。
(3)育雏期密度实施方法:
0-5日龄满足笼养不超过50只鸡/平方米;平养、网养不超过30—40只鸡/平方米;同时满足乳头饮水器和水盘双供水,双供水是指乳头饮水器和水盘同时使用,且乳头饮水器不少于15只鸡/个;满足水盘不少于2厘米/只鸡;满足料盘不少于2.5厘米/只鸡。
5—7日龄结合免疫程序进行第一次分群,至少分出鸡总数量的1/3,且分群后笼内的料盘、水盘数目保持不变,不能在第一次免疫后撤掉料盘、水盘。12—15日龄结合免疫程序第二次分群,分出鸡总数量的1/3,笼内水盘、料盘数目仍不变,且要在断喙后4-5天逐渐撤掉;在12-15日龄分群后对于完全依赖水盘、料盘的雏鸡,保持采食位置不少于4厘米/只鸡,饮水位置不少于4厘米/只鸡。对于完全依靠乳头饮水器的,不超过5只鸡/个。
(4)雏期湿度实施方法:
雏鸡0-84日龄湿度要求:65—75%。高度关注雏鸡出生后3天内的湿度,湿度不能低于65%,每天多次向墙面、地面喷水。
(5)育雏期温度实施方法:
在育雏期,鸡舍在冬天的温度设置为35-37℃,夏天33-35℃,2天后每天降0.5℃,降到24℃为止。黑夜比白天温度设置高1-2℃。温度表的悬挂高度以鸡背的高度为标准;对阶梯式笼养的以中间笼鸡背高度为准。
(6)育雏期光照实施方法:
标准半开放鸡舍的光照时间是:1-3天为24小时光照;4-35天为23小时光照;35天后每天降低2小时光照;40天后采用自然光照。
标准半开放鸡舍的光照强度是:雏育期1-3天光照强度为5W/m2,4-7天光照强度为3W/m2;8-11天的光照强度为2W/m2;12天后的光照强度为1.25W/m2。
窗户采光总面积与鸡舍面积的比值为1:7~9。对于窗户面积超过3m2的注意遮光,窗户面积小于2m2鸡舍注意40天后的补光,每天光照时间不低于9.5-10小时,光照强度2.7W/m2左右;对于封闭式鸡舍从40天起,每天光照时间为9.5-10个小时,强度2.7W/m2左右,体重达标后加光;体重达标要求:褐壳蛋鸡体重3.2斤,粉壳体重3.0斤。
(7)育雏期饲料配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荆州市和美华饲料有限公司;,未经荆州市和美华饲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83593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阿维菌素杀虫剂
- 下一篇:一种池塘养殖青鱼的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