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过滤全透管有效
| 申请号: | 201410835317.7 | 申请日: | 2014-12-26 |
| 公开(公告)号: | CN104532903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4-22 |
| 发明(设计)人: | 郭家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郭家龙 |
| 主分类号: | E03B3/02 | 分类号: | E03B3/02;B01D29/33 |
| 代理公司: | 济南圣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7221 | 代理人: | 张勇 |
| 地址: | 271500 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过滤 全透管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渗排管,具体涉及一种过滤全透管。
背景技术
要降低地表径流量、补充地下水、补充土壤含水量等,就需充分发挥城市绿地、道路、水体等对雨水的吸纳、蓄渗和缓释作用。如果对雨水进行有效的吸纳、蓄渗和缓释就需要设计具有蓄水、渗水功能的设施及构造。目前我国主要通过建设绿地、铺设渗透路面、设置蓄水池等方式来实现蓄水、渗水的功能。但存在蓄水量小、可渗透区域小的问题。国内现有渗水管存在抗压强度低、渗水孔洞少、容易腐蚀、易淤积、蓄水容积小、造价高、生产效率低等缺陷,很难满足市场对渗排管的需求。
发明内容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过滤全透管,包括主管体和完全包裹在主管体外的过滤层,所述主管体的外侧设置若干平行排列且向外凸起的外管线,相邻外管线之间形成集水槽,所述集水槽内设置若干连管主管体内外的孔洞。
在使用过程中,外部雨水通过过滤层进入主管体内,通过过滤层对雨水进行简单过滤,有效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渗排管易淤积的问题。由外管线形成的集水槽对雨水进入主管体具有引流作用。雨水进入主管体后,当主管体外土壤局部含水量较多时,雨水在主管体内流动至土壤含水量少的地方由孔洞向外渗水,实现排水的功能。当土壤整体含水量较多时,雨水贮留在主管体内,实现蓄水的功能。综上所述,本发明的过滤全透管渗水孔洞多,具有过滤、排水、蓄水、渗水的功能,从而可以增加雨水渗入土壤的总量,解决地表径流量大、地下水位不断降低、土壤干燥等问题。
另外,本发明的过滤全透管还可以具有以下附加技术特征:
所述主管体的内侧设置有若干平行排列且向内凸起的内管线,相邻的内管线和外管线相互交错设置。这样,内管线可以增加过滤全透管的抗压强度。
所述外管线和内管线均呈“W”形,所述孔洞设在所述外管线和内管线交错设置形成的空隙间的主管体上。这样,内、外管线不会因为孔洞而破坏其整体结构,进一步增加其抗压强度。
所述外管线的弯曲程度大于内管线的弯曲程度。
所述孔洞均匀分布于所述主管体的整体。由此可知,主管体通体分布渗水孔洞,有利于增加雨水渗入土壤的总量,增加渗水量。
所述主管体、外管线、内管线是一体成型结构。由此可知,本产品的内外层管线是不可移动、分割的整体,不但其结构更加结实耐用,还有利于加工成型,造价低,生产效率高。进一步优选的,所述主管体、外管线、内管线为塑料制成,可采用塑料挤出生产工艺生产,具有耐腐蚀、生产效率高的特点。
所述过滤层为无纺布或机织布或金属网状物制成。
所述主管体的厚度小于外管线或内管线凸起的厚度。由此可知,主管体管壁相对较薄,使得该过滤全透管具有造价低、蓄水容积大的特点。
所述外管线的上端与过滤层之间留有间隙,下端紧贴过滤层。由此可知,雨水在过滤层与主管体的上部分之间有较大的空隙,使透过过滤层的雨水能够更好地分配进入到主管体内。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主管体;2、过滤层;3、外管线;4、孔洞。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1详细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过滤全透管,包括主管体1和完全包裹在主管体1外的过滤层2两部分。
主管体1的外侧设置若干平行排列(或阵列式排列)且向外凸起的外管线3,相邻外管线3之间形成集水槽;内侧设置有若干平行排列且向内凸起的内管线(未图示)。外管线3和内管线均呈“W”形,外管线3的弯曲程度大于内管线的弯曲程度,且相邻的内、外管线3为相互交错设置。集水槽内设置若干连管主管体1内外的孔洞4,孔洞4均匀分布于主管体1的整体,且孔洞4设在所述外管线3和内管线交错设置形成的空隙间的主管体1上。主管体1的厚度小于外管线3及内管线凸起的厚度。外管线3的上端与过滤层2之间留有间隙,下端紧贴过滤层2。
主管体1、外管线3、内管线是一体塑料加工成型结构。
过滤层2由无纺布或机织布或金属网状物制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郭家龙,未经郭家龙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83531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后排式虹吸座便器及其成型方法
- 下一篇:码头用钢管桩现场防腐处理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