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物联网的智能大棚灌溉控制系统在审
| 申请号: | 201410833809.2 | 申请日: | 2014-12-26 |
| 公开(公告)号: | CN105724195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7-06 |
| 发明(设计)人: | 杨国栋 | 申请(专利权)人: | 杨国栋 |
| 主分类号: | A01G25/16 | 分类号: | A01G25/16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730726 甘肃省白*** | 国省代码: | 甘肃;6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联网 智能 大棚 灌溉 控制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灌溉控制装置,具体是基于物联网的智能大棚灌溉控制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农业科技的发展,以及国家对三农的的高度重视,特别是国家2012农业国家一号文件颁发后。国家科技园、各大农业园区、农场等农业机构企业积极寻求在良种培育、节本降耗、节水灌溉、农机装备、新型肥药、疫病防控、工贮运、循环农业、海洋农业、农村民生等方面的高新技术,力求突破现存的业技术瓶颈,真正实现现代化农业。
我国设施农业的管理水平特别是灌溉施肥的控制管理水平相对较为落后,温室滴灌施肥智能化控制技术作为设施农业的关键技术,在农业发达国家得到广泛应用,我国近年来也引进了一部分温室灌溉施肥智能化控制设备,但由于造价昂贵,主要应用在少量的大型智能温室,特别是在我们西部欠发达地区,温室大棚的灌溉任然比较落后,自动化控制水平低,降低了灌溉效率,水资源浪费严重,一些灌溉工作任然需要人工进行操作和监管,使用不便。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基于物联网的智能大棚灌溉控制系统,解决了现有温室大棚灌溉任然需要人工操作并进行现场监督,造成灌溉效率差,水源浪费严重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具体如下:
基于物联网的智能大棚灌溉控制系统,包括主机1、因特网2、上位机3、下位机4、单片机5、水位监测装置6、继电器7、传感器、执行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主机1与因特网2相连,所述的因特网2与上位机3相连,所述的上位机3与下位机4相连,所述的下位机4主要以单片机5为控制核心,所述的单片机5与水位监测装置6相连,所述的单片机5与传感器相连,所述的单片机5与继电器7相连,所述的继电器7与执行机构相连。
其中一种用于蔬菜保鲜防冻自动控制系统,所述的传感器由温湿度传感器8、光照传感器9组成。
其中一种用于蔬菜保鲜防冻自动控制系统,所述的执行机构包括加温装置10、灌溉装置11、通风装置12。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结构简单,操作简便,节省人力,节省时间;解决了现有温室大棚灌溉任然需要人工操作并进行现场监督,造成灌溉效率差,水源浪费严重的问题,使用方便,提高了温室大棚的灌溉效率,解决了水资源,节省了用工成本,降低了人工的劳动量,实用可靠。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主机,2.因特网,3.上位机,4.下位机,5.单片机,6.水位监测装置,7.继电器,8.温湿度传感器,9.光照传感器,10.加温装置,11.灌溉装置,12.通风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说明:
基于物联网的智能大棚灌溉控制系统,包括主机1、因特网2、上位机3、下位机4、单片机5、水位监测装置6、继电器7、传感器、执行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主机1与因特网2相连,所述的因特网2与上位机3相连,所述的上位机3与下位机4相连,所述的下位机4主要以单片机5为控制核心,所述的单片机5与水位监测装置6相连,所述的单片机5与传感器相连,所述的单片机5与继电器7相连,所述的继电器7与执行机构相连。
其中一种用于蔬菜保鲜防冻自动控制系统,所述的传感器由温湿度传感器8、光照传感器9组成。
其中一种用于蔬菜保鲜防冻自动控制系统,所述的执行机构包括加温装置10、灌溉装置11、通风装置12。
本发明在使用时,通过上位机3的主机1进行相关标准数据的设定,并通过因特网2输送入上位机3存储入单片机5中,当光照传感器9、温湿度传感器8和水位监测装置6检测温室内的光照、温湿度以及灌溉水位相关数据,通过和已设定的标准数据进行对比,并将对比数据传输与上位机3的主机1内,通过主机1进行远程命令的发送,单片机5通过继电器7控制加温装置10、灌溉装置11、通风装置12进行工作。
本发明结构简单,操作简便,节省人力,节省时间;解决了现有温室大棚灌溉任然需要人工操作并进行现场监督,造成灌溉效率差,水源浪费严重的问题,使用方便,提高了温室大棚的灌溉效率,解决了水资源,节省了用工成本,降低了人工的劳动量,实用可靠。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杨国栋,未经杨国栋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83380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