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换挡杆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410833657.6 | 申请日: | 2014-12-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4747702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7-01 |
发明(设计)人: | 泷川喜博 | 申请(专利权)人: | 富士机工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F16H59/02 | 分类号: | F16H59/02 |
代理公司: | 北京银龙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3 | 代理人: | 丁文蕴;王莉莉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换挡 装置 | ||
1.一种换挡杆装置,具备:
轴承收容部,其具有构成圆筒孔的内周面的侧壁以及构成所述圆筒孔的底面的底壁且设于基座支架;
轴承部件,其收容于所述轴承收容部且在内表面具有球状凹部;以及
轴支承部,其设于在上端部设有操作部的操作杆且具有能够旋转滑动地嵌入所述球状凹部内的球状凸部,
所述操作杆经由所述轴支承部能摆动地枢轴支承于基座支架,
所述换挡杆装置的特征在于,还具备:
多个可挠边缘部,其在插入所述轴承收容部的所述轴承部件的插入侧的端面上在周向上分离地配置且在径向上能够挠曲变形;以及
壁侧引导凸部,其以与收容于所述轴承收容部内的所述轴承部件的所述可挠边缘部对置的方式设于所述侧壁与所述底壁之间,
所述壁侧引导凸部从所述侧壁向内方突出且以其内径朝向所述底壁变小的方式倾斜,
若所述轴承部件收容于所述轴承收容部,则所述可挠边缘部因所述壁侧引导凸部挠曲变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挡杆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轴承部件的所述插入侧的所述端面,在周向上隔着间隔形成有多个凹槽,
由所述凹槽的外侧壁形成有所述可挠边缘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或者2所述的换挡杆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轴承部件的外周面上沿轴向形成有压入肋。
4.根据权利要求1或者2所述的换挡杆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具备:
二个弹性爪部,其在周向上分离地配置于所述轴承部件的外周面且在所述轴承部件的径向上能够弹性变形;
切缝,其在两个所述弹性爪部之间并沿轴向形成于所述轴承部件的所述外周面上,且在所述轴承部件的反插入侧的端面开口;以及
爪槽,其形成于所述轴承收容部的内表面并供所述弹性爪部插入,
供收容于所述轴承收容部内的所述轴承部件的所述弹性爪部卡定的卡定台阶部形成于所述爪槽内。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换挡杆装置,其特征在于,
还具备压接突起,其形成在所述轴承部件的所述插入侧的所述端面上,且沿所述切缝的延长上配置。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换挡杆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具备:
二个弹性爪部,其在周向上分离地配置于所述轴承部件的外周面且在所述轴承部件的径向上能够弹性变形;
切缝,其在两个所述弹性爪部之间并沿轴向形成于所述轴承部件的所述外周面上,且在所述轴承部件的反插入侧的端面开口;以及
爪槽,其形成于所述轴承收容部的内表面并供所述弹性爪部插入,
供收容于所述轴承收容部内的所述轴承部件的所述弹性爪部卡定的卡定台阶部形成于所述爪槽内。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换挡杆装置,其特征在于,
还具备压接突起,其形成在所述轴承部件的所述插入侧的所述端面上,且沿所述切缝的延长上配置。
8.一种换挡杆装置,具备:
轴承收容部,其具有构成圆筒孔的内周面的侧壁以及构成所述圆筒孔的底面的底壁且设于基座支架;
轴承部件,其收容于所述轴承收容部且在内表面具有球状凹部;以及
轴支承部,其设于在上端部设有操作部的操作杆且具有能够旋转滑动地嵌入所述球状凹部内的球状凸部,
所述操作杆经由所述轴支承部能摆动地枢轴支承于基座支架,
所述换挡杆装置的特征在于,还具备:
凹槽,其在插入所述轴承收容部的所述轴承部件的插入侧的端面上,在周向上分离地配置;以及
多个梯形突起,其以与收容于所述轴承收容部内的所述轴承部件的所述凹槽对置的方式设于所述侧壁与所述底壁之间,
所述梯形突起具有从所述底壁朝向所述凹槽突出的尖儿细的梯形形状,
若所述轴承部件收容于所述轴承收容部,则所述凹槽因所述梯形突起在周向上挠曲变形。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换挡杆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具备:
弹性爪部,其在周向上分离地配置于所述轴承部件的外周面并在所述轴承部件的径向上能够弹性变形;以及
爪槽,其形成于所述轴承收容部的内表面且供所述弹性爪部插入,
供收容于所述轴承收容部内的所述轴承部件的所述弹性爪部卡定的卡定台阶部形成于所述爪槽内,
所述凹槽在与所述弹性爪部对置的所述轴承部件的所述插入侧的所述端面开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富士机工株式会社;,未经富士机工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833657.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通道形成部件和用于通道形成部件的密封部件
- 下一篇:差动装置的制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