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主动差速的单电机代步车在审
申请号: | 201410833372.2 | 申请日: | 2014-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4590422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5-06 |
发明(设计)人: | 黄大志;朱国军;欧启琛;刘建辉;王茁茁 | 申请(专利权)人: | 淮海工学院 |
主分类号: | B62D61/10 | 分类号: | B62D61/10;B62D1/02 |
代理公司: | 连云港润知专利代理事务所 32255 | 代理人: | 王彦明 |
地址: | 222000 江苏省连云港市海***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主动 电机 代步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代步工具,特别涉及一种主动差速的单电机代步车。
背景技术
代步车是指以代步为目的的交通工具和辅助工具,在国内有时候可以指代步的汽车、电动自行车、电动代步车、两轮自动平衡代步车。
汽车因其庞大的体积,无法在复杂多变的道路上自由活动;昂贵的价格,不是一般的百姓所能接受的;再加上日益上升的油价,更是让人们在购买汽车上多了一丝顾虑。电动自行车虽然小巧,但在转向上,稳定性上不如三轮及四轮车,并且需要一定的学习才能自如行驶,无法得到老年人的青睐。电动代步车以及两轮自平衡代步车就性能和使用上都是很不错的选择,然而它昂贵的价钱着实让人望而却步。
目前,国内外代步车主要有以下几种结构:第一种为单机驱动的四轮电动代步车,这种车后面由一个电机驱动,转向机构靠操纵柄操作转向,与汽车很相似,操作简单但结构复杂,并且转弯半径大,在室内操作很不方便,不能在狭小的空间行驶;第二种为双轮驱动的六轮电动轮椅车,前面两个万向轮,中间两个驱动轮,前面或后面带有两个防倾轮,这种车可以实现原地转向转弯半径小,能够在狭小的空间运动,但是这类电动车的两个驱动轮需要两个电机,成本较高;第三种为单机驱动的三轮电动代步车,此车前面一个转向轮,后面两个驱动轮,与四轮电动代步车相似,单轮结构转向简单、方便,但行驶起来很不稳定,特别是在转向时很容易发生侧翻;第四种为双轮代步车,主要是利用陀螺器和控制器实现代步车的自平衡,该车虽然运动自如,但成本很高,尤其是我国目前很难在大众中推广。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设计合理,使用方便,实现主动差速的单电机代步车。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的,本发明是一种主动差速的单电机代步车,其特点是,设有车架,车架下方设有两个主动轮和两个万向轮,两个主动轮对称设在车架的左右侧,两个万向轮对称设在车架的前后侧,万向轮通过万向轮座与设在车架底部的支架相接,两个主动轮的轮轴内端通过差速器相接,在主动轮内侧的轮轴上设有控制同侧主动轮转速的拉紧制动器;在所述车架上方的前侧设有竖向设置的操纵杆,操纵杆下端的车架上设有纵向设置的前后运动轴和横向设置的转动轴,转动轴的两端与设在车架上的轴承座相接,所述前后运动轴通过连接板与转动轴相接,前后运动轴的前端设有与前后运动轴的轴线共线的旋转头,所述操纵杆的下端装在旋转头上,操纵杆的左右侧对称设有斜拉绳,左侧斜拉绳与右侧拉紧制动器上的钢丝绳相接,右侧斜拉绳与左侧拉紧制动器上的钢丝绳相接,在每个轴承座上均设有检测转动轴转动角度的角度传感器,在所述车架上设有与差速器相接的电机,所述角度传感器通过控制器与电机相接。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还可以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来进一步实现,在所述车架上设有指示灯、蜂鸣器及电源电压测试模块,所述的指示灯、蜂鸣器和电源电压测量模块分别与控制器相接。
本发明通过设两个主动轮和两个万向轮,主动轮设在车架左右侧,万向轮设在车架前后侧,与四轮电动代步车相似,保证了车架整体的稳定性,只有两个主动轮驱动,实现了原地转向转弯半径小,能够在狭小的空间运动,主动轮的车轴通过差速器相接,只需一个电机带动,降低了动力成本;设拉紧制动器、斜拉绳和操纵杆,实现了代步车的转向功能,无需转向轮,简化了转向机构;设角度传感器、电机和控制器,控制代步车的运动速度。与现有技术相比,其设计合理,结构简单,实现了单电机条件下的差速转向功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车架底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操纵杆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的电路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进一步描述本发明的具体技术方案,以便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进一步地理解本发明,而不构成对其权利的限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淮海工学院;,未经淮海工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83337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工程机械折旧程度记录装置
- 下一篇:一种仿人机器人足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