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水电站的无动力拦污方法及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410832922.9 | 申请日: | 2014-12-29 |
| 公开(公告)号: | CN104532795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06 |
| 发明(设计)人: | 赵琪;赵长风;张光成;刘秋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电建集团贵阳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02B5/08 | 分类号: | E02B5/08 |
| 代理公司: | 贵阳中新专利商标事务所 52100 | 代理人: | 刘楠 |
| 地址: | 550081 贵***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拦污栅 水电站 无动力 螺旋桨 拦污 水面漂浮物 水轮机 安全事故 安全运行 传动方向 较大杂物 危险系数 污物清理 有效保障 齿轮箱 漂浮物 压弯 塞堵 水中 栅体 打碎 打捞 堵塞 消耗 替代 能源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水电站的无动力拦污方法及装置,本发明是利用水流的能量带动螺旋桨旋转,螺旋桨通过齿轮箱改变传动方向后带动清捞装置旋转,通过清捞装置上的打捞齿将水中较大的漂浮物切断打碎,以防止较大杂物进入水轮机造成堵塞。本发明可替代现有的人工清理水电站拦污栅处的污物,解决人工清理效率低下、人工清理危险系数高的问题,以免因拦污栅污物清理不及时造成拦污栅塞堵、栅体压弯,甚至造成安全事故。本发明在使用过程中不消耗能源,是一种无动力自动清捞装置,既提高了水电站拦污栅清理效率,有效保障水电站安全运行;也降低了清理水面漂浮物的成本。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水电站的无动力拦污方法及装置,属于水电站水面清污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水电站中在运行过程中,需要拦截漂浮在水面或水体中的树木枝干、落叶、水草等植物垃圾以及人类生活垃圾等杂物,以免造成进水口堵塞使进水量减小而影响正常生产。根据国内20多个工程的拦污栅事故调查统计,由于水流中污物的特殊性使拦污栅塞堵,或者拦污栅的设计欠妥,往往造成栅体压弯、振动及失稳等问题。因此,水电站坝前的杂物拦截对水电站的安全运行是至关重要的。
现有拦截杂物的工作主要是依靠人工方式对漂浮杂物进行打捞。但该方式不仅费时费力,生产效率低下,而且也无法连续不间断进行清捞、仍存有安全隐患。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水电站的无动力拦污方法及装置,以替代现有的人工清理水电站拦污栅处的污物,解决人工清理效率低下、人工清理危险系数高的问题,从而提高水电站拦污栅清理效率,减少清理成本,有效保障水电站安全运行。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本发明的一种水电站的无动力拦污方法为,该方法是在水坝前现有的栏污栅上安装清捞装置,清捞装置利用水流的能量带动螺旋桨旋转,螺旋桨通过齿轮箱改变传动方向后带动清捞装置旋转,通过清捞装置上的打捞齿将水中较大的漂浮物切断打碎,以防止较大杂物进入水轮机造成堵塞。
前述方法中,所述清捞装置通过高度调节装置以适应不同水位的需要。
根据上述方法构成的本发明的一种水电站的无动力拦污装置为,该装置包括设在水电站前方水坝上游栏污栅上的清捞装置,清捞装置中部设有齿轮箱,齿轮箱的迎水面设有前螺旋桨,齿轮箱的背水面设有后螺旋桨;齿轮箱两侧分别设有一根输出轴,分别与清捞装置的左传动轴和右传动轴连接,左传动轴和右传动轴上均设有打捞齿;左传动轴和右传动轴的另外一端以及齿轮箱均经支架与高度调节装置连接。
前述装置中,所述打捞齿沿左传动轴和右传动轴圆周和轴向均布。
前述装置中,所述齿轮箱包括箱体,箱体内设有互相啮合的前伞齿轮、后伞齿轮、左伞齿轮和右伞齿轮;前伞齿轮经前输入轴与前螺旋桨连接,后伞齿轮经后输入轴与后螺旋桨连接,左伞齿轮经左输出轴与左传动轴连接,右伞齿轮经右输出轴与右传动轴连接。
前述装置中,所述高度调节装置包括设有在支架上的齿条和主动齿轮,主动齿轮经传动齿轮与齿条传动连接;每个支架上的传动齿轮经同步轴连接。
前述装置中,所述支架的形状为垂直设置的三角形,其中三角形的垂边与左传动轴、右传动轴或齿轮箱连接,垂边顶部与三角形的短斜边之间的夹角为40~50°,三角形的长斜边上设有齿条。
前述装置中,所述齿条或三角形的长斜边上设有滑槽,滑槽与拦污栅滑动连接。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可替代现有的人工清理水电站拦污栅处的污物,解决人工清理效率低下、人工清理危险系数高的问题,以免因拦污栅污物清理不及时造成拦污栅塞堵、栅体压弯,甚至造成安全事故。本发明的方法在使用过程中不消耗能源,是一种无动力自动清捞装置,既提高了水电站拦污栅清理效率,有效保障水电站安全运行;也降低了清理水面漂浮物的成本。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电建集团贵阳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电建集团贵阳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83292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分段固定缝隙泄漏自动报警并关闸的备用拦水坝
- 下一篇:一种无翼墙水闸布置形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