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缓解超敏反应和炎症反应的物质的制备方法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410831612.5 申请日: 2014-12-29
公开(公告)号: CN104586949A 公开(公告)日: 2015-05-06
发明(设计)人: 蔡梅红;韩正尚;韦瑶;段玉清 申请(专利权)人: 江苏大学
主分类号: A61K36/62 分类号: A61K36/62;A61P37/08;A61P29/00;A61K131/00
代理公司: 江苏纵联律师事务所 32253 代理人: 蔡栋
地址: 212013 *** 国省代码: 江苏;32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缓解 超敏反 应和 炎症 反应 物质 制备 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属于生物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缓解超敏反应和炎症反应的物质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芡,多刺,属睡莲科芡属一年生大型水生草本植物。芡种子去除种壳(约1.5mm)后的种仁称为芡实,它不但具有去湿补脾、益肾补精、益血宁神的作用,而且具有使人耳聪目明,提高机体抗氧化能力等多种营养功能。千百年来,人们一直把芡实视为珍贵的保健食品。

近年来,随着市场对芡实的需求量的迅速增加,芡实加工企业越来越多,已遍布江苏、安徽、山东、河南、广东等等全国多个省份。目前,芡实种子已成为一种公认的能滋补强身的佳品,但是芡种壳的功能被开发得很少,因此,芡实加工企业视芡种壳为垃圾,随意堆放、丢弃。这不仅造成了环境污染,还是一种资源浪费。其实芡种子全身都是宝,芡种子的种仁(芡实)是良好的保健品,芡种子的种壳也是一宝。本发明相关的内容就是围绕芡种壳抑炎、抗敏方面的相关研究而展开的。

本发明不仅研究出芡种壳的新功能,变废为宝,而且开发出了一种具有缓解超敏反应和炎症反应物质制备方法。该发明以食品企业生产芡实的废弃垃圾为原料,且制备方法简单、易掌握,成品的生产成本低廉,因此,该发明具有很好的社会效益、环保效益和经济效益,具有强大的商品化生产的潜力和前景。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缓解超敏反应和炎症反应的物质的制备方法,以使芡种子外壳中的有效成分得到充分释放,且避免因一次长时间研磨导致产热过高的问题。

为了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发明涉及确定制备芡种壳中具有缓解超敏反应和炎症反应物质的简便方法;确定利用芡种壳中制备的物质缓解超敏反应和炎症反应生物活性。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缓解超敏反应和炎症反应的物质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利用少时多次研磨以代替一次长时研磨,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准备一个开口的容器,将搅拌棒纵向放入容器中,并不接触容器底部;

步骤二:将芡种子和纯水按1:1~1:5的比例放入所述容器;

步骤三:利用所述搅拌棒搅拌30~60分钟得混合物;

步骤四:取出容器中的所述混合物,用筛眼孔径为2mm以下的筛筐过滤,收集1次滤过液;

步骤五:将留在筛筐中的芡种子作为步骤二中的芡种子,重复步骤二到步骤四共N次,直至芡种子显出芡种仁即芡实为止;重复过程中分别对应收集2次,3次 ……N+1次滤过液;

步骤六:合并1次到N+1次滤过液,并在离心速度为12000 rpm条件下离心10分钟后,加入抗氧化剂,即得到所述缓解超敏反应和炎症反应作用的物质。

所述抗氧化剂为维生素C。

所述搅拌棒为“丰”型电动搅拌棒,以使芡种子在电动搅拌棒的充分搅动下,在容器中上、中、下三层得到充分的研磨。

所述的容器为广口的陶制容器,以使芡种子在“丰”型搅拌棒的搅拌下实现了芡种子之间的相互研磨,并使芡种子与陶制容器内壁间实现了研磨。

本发明具有有益效果。芡种壳是一种芡实生产企业的废弃物,目前,这些废弃的芡种壳没有得到合理利用,只能被当作垃圾随意丢弃,造成了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本发明从芡种壳制备一种具有缓解超敏反应和炎症反应物质的方法,利用少时多次研磨以代替一次长时研磨,这不仅能使芡种子外壳中的有效成分得到充分释放,而且避免了一次长时间研磨导致产热过高的问题。本发明具有诸多有益效果,具体效益如下:

(1)    经济效益:本发明把芡实加工废弃物--芡种壳变废为宝,这不仅增加了芡实的附加值,而且提高了芡实加工企业的经济效益。

(2)    环保效益:本发明充分利用芡实加工废弃物--芡实种壳提取具有缓解超敏反应和炎症反应物质,这使得芡实种壳变成了宝贝。芡实加工企业会把这些芡种壳堆放在仓库中以便出售,而不会随意把它们当做垃圾随意在户外堆放,任其腐败、发酵。因此,本发明减少了因芡实种壳随意堆放造成的污染环境和土地资源的浪费。

(3)    社会效益:芡实是一种千百年来为广大人民喜爱的食品。本发明利用芡实加工废弃物—芡种壳,研究出一种新的绿色、安全的具有缓解超敏反应和炎症反应物质的生产方法。本发明制备的缓解超敏反应和炎症反应的物质来自食品原料,可用于婴幼儿等不同年龄段的人群,无毒副作用,可望带来较好的社会效益。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制备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1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大学;,未经江苏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83161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