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温拌沥青胶结料的环保制备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1410831579.6 | 申请日: | 2015-08-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4497600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7-29 |
发明(设计)人: | 杨月忠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健神生物农化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L95/00 | 分类号: | C08L95/00;C08K3/32 |
代理公司: | 常州市科谊专利代理事务所 32225 | 代理人: | 袁兴隆 |
地址: | 212141 江苏省镇江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沥青 胶结 环保 制备 工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温拌沥青胶结料,特别涉及一种温拌沥青胶结料的环保制备工艺,属于石油化工领域。
背景技术
沥青路面作为一种连续式路面,具有减震、行车舒适、易维修等优点,是高级路面采用的主要方式。随着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对沥青胶结料的使用量有了极大的需求。现行石油加工行业中普遍使用的是高于200℃的高温沥青直接经过筛板布料器进行冷却成型,但是高温沥青存在拌制、运输以及摊铺的过程中出现热老化、有毒害气体排放以及过多能耗问题。随着全球节能减排的呼声高涨,科技工作者们在降低拌制沥青胶结料的温度以及环保方面作出了大量的努力,对于环境友好型的温拌沥青混合料以多种工艺形式相继问世,并在欧洲、北美、南非、东亚等地广泛应用起来。
CN 201010609465中公开的《温拌沥青胶结料及其制备方法》,向沥青胶结料中加入流变性改性剂和高分子聚合物进行混合反应制得;CN 101302348A中公开的《一种温拌沥青混合料及其制备方法》采用Sasobit温拌沥青添加剂进行温拌,CN 101649122公开的《一种SBS改性沥青及其制备方法》中采用裂解聚乙烯蜡和硬脂酸作为抑烟改性剂,对 SBS改性沥青胶结料进行改性,WO2009137299A2公开的《树脂改性的沥青胶结料组份》中,在沥青胶结料中加入0.01wt%~25wt%的树脂。上述专利文献均解决了沥青混合料拌和时降温降粘问题,改善施工和易性,增强压实度。另外US 006846354B2公开的《生产温拌泡沫沥青混合料组合物的工艺及系统》中,向沥青胶结料中引入适量的水分,使得沥青被发泡而降粘,较好的实现沥青混合料的温拌,达到节能减排的目的。
塑料制品因其具有良好的成型、绝缘性、耐酸碱、耐腐蚀性等特点被人们广泛用于包装、家具、农用膜、工业材料。然而随着塑料产量增大,价格降低,更新频率加快,使塑料品对环境的污染也越来越大,废弃塑料带来的“白色污染”,今天已经成为一种不能再被忽视的社会公害了。我国是世界上十大塑料制品生产和消费国之一,近年来塑料品的回收再利用也引起了国家和社会的高度重视,大力发展塑料再利用产业不仅减缓了环境污染,又促进了塑料行业的快速发展。
当前,对于将回收塑料应用于沥青胶结料中的研究开发少有报道。
我们通过实验研究,将回收塑料或橡胶应用于沥青胶结料中,开发出一种温拌沥青胶结料的环保制备工艺。
发明内容
发明目的:针对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本发明旨在利用生活生产中回收的大量塑料或橡胶制品,提供一种生产工艺简单,产品性质稳定的温拌沥青胶结料的环保制备工艺。
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温拌沥青胶结料的环保制备工艺,包括下述步骤:
A、按配比称量各原料组份;B、将沥青胶结料原料加热至130~160℃,使其逐步软化熔融;C、将称量的回收料进行粉碎; D、将步骤C的粉碎料加入步骤B的熔融体中,搅拌至均匀;E、保持温度130~160℃,向步骤D所得的熔融混合体中加入多聚磷酸钠和水,剪切、搅拌,缓慢升温至140~175℃,继续搅拌反应0.5~2小时出锅;所述各原料的比例如下( w/ %):
沥青胶结料 80~90
回收料 2~18
多聚磷酸钠 0.5~5
水 0.05~2。
作为优选,所述沥青胶结料是满足《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40-2004)中各等级要求的道理沥青或聚合物改性沥青。
作为优选,所述回收料为塑料、橡胶中的一种或两者的混合物。
作为优选,所述塑料为同质塑料或异质塑料。
作为优选,所述橡胶为同质橡胶或异质橡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健神生物农化有限公司,未经江苏健神生物农化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83157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阳离子交换膜的制备配方
- 下一篇:一种水溶性塑料薄膜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