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汽车管支座加强板零件的模具在审
申请号: | 201410831337.7 | 申请日: | 2014-12-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4525742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4-22 |
发明(设计)人: | 丛培民;吴天宝;沈玉林;孙海亮;姚天胤;朱晓骏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众大汽车配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D37/10 | 分类号: | B21D37/10 |
代理公司: | 上海科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25 | 代理人: | 林君如 |
地址: | 201805 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车 支座 加强 零件 模具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加工模具,尤其是涉及一种汽车管支座加强板零件的模具。
背景技术
管支座加强板作为汽车车身上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管支座加强板的强度及质量直接影响了汽车整体安全性的好坏,管支座加强板的生产稳定性至关重要。目前很多情况下传统模具在生产过程中冲压一次只能冲制一个半工序零件,增大冲压成本。且人员操作过程中存在安全隐患,以及对冲压零件由于人的误操作造成零件质量问题。
中国专利CN104001799A公开了一种汽车左右尾门加强板双动模具,涉及汽车零部件制造技术领域;包括设有顶出孔的下模板和上模板,下模板上设有凹模,凹模内腔设有退料芯模;上模板设有凸模,凸模的外侧设有上模压边圈,上模压边圈通过螺钉与上模板连接,螺钉上套装有弹簧,但是该模具托举送料仍然不方便,且上模板和下模板各自均为整体结构,无法拆卸。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使用寿命长、维修方便、冲压效率高、冲压成本低的汽车管支座加强板零件的模具。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汽车管支座加强板零件的模具,由下模部分及上模部分组成,
所述的下模部分包括下模座、冲压凹模刀、下模修边刀、导柱导套,所述的冲压凹模刀、下模修边刀固定在下模座的上表面上,所述的导柱导套设置在下模座的四角;
所述的上模部分包括上模座、压料板、冲头、上模修边刀,所述的压料板、冲头、上模修边刀固定于上模座的下表面上,所述的压料板设置于上模修边刀的中下部并与上模修边刀相连,冲头设置于上模压料板的中部;上模座的四角设有与下模座相匹配的导柱,
所述的下模修边刀为镶块式结构,可拆卸的连接在下模座的上表面,所述的上模修边刀为镶块式结构,可拆卸的连接在上模座的下表面。
所述的导柱导套处还设有托料板及举升弹簧,所述的托料板上放置待加工的料带,所述的举升弹簧沿导柱方向顶起托料板。
所述的托料板上还设有导正块。
两侧的导柱导套之间还设有钢块。
所述的托料板与压料板控制设置在上模部分与下模座部分之间的料带位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
(1)使用寿命长:所有修边均使用镶块形式,延长了模具自身的使用寿命,减小了对生产设备的损害及耗损。
(2)维修方便:使用镶块结构,在维修时不用再将整个模具吊到维修现场,占用大量的场地,只需将需要维修的镶块拆下即可维修;
(3)冲压效率高冲压成本低:照级进方式连续落料,减少了所需要的冲次,冲孔动作和修边动作同时进行,一次成型,该模具为自动生产,消除了操作人员的安全隐患。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下模座;2-冲压凹模刀;3-下模修边刀;4-上模座;5-压料板;6-导柱;7-导正块;8-举升弹簧;9-托料板;10-钢块;11-导柱导套;12-料带。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
实施例
一种汽车管支座加强板零件的模具,其结构如图1所示,主要由下模部分及上模部分组成,下模部分包括下模座1、冲压凹模刀2、下模修边刀3、导柱导套11,冲压凹模刀2、下模修边刀3固定在下模座1的上表面上,导柱导套11设置在下模座1的四角。上模部分包括上模座4、压料板5、冲头、上模修边刀,其中的压料板5、冲头、上模修边刀固定于上模座4的下表面上,压料板5设置于上模修边刀的中下部并与上模修边刀相连,冲头设置于压料板5的中部;上模座4的四角设有与下模座1相匹配的导柱6。其中,下模修边刀3为镶块式结构,可拆卸的连接在下模座1的上表面,上模修边刀也为镶块式结构,可拆卸的连接在上模座的下表面。这样就延长了模具自身的使用寿命,减小了对生产设备的损害及耗损。
导柱导套11处还设有托料板9及举升弹簧8,其结构如图2所示,托料板9上放置待加工的料带12,举升弹簧8沿导柱6的方向顶起托料板9。在托料板9上还设有导正块7。两侧的导柱导套11之间还设有钢块10。托料板9与压料板5控制设置在上模部分与下模座部分之间的料带12的位置。这样就代替了传统的级进下料模会采用浮顶销来当作托料装置,浮顶销容易被折断的弊端,现在使用时,举升弹簧8沿着导柱6方向顶起托料板9,同时就使得料带12抬起,通过导正块7在规定方向上送料,实现准确托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众大汽车配件有限公司,未经上海众大汽车配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83133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