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石墨烯/氧化锌异质结发光二极管及其制造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410830455.6 | 申请日: | 2014-12-29 |
| 公开(公告)号: | CN104681675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6-03 |
| 发明(设计)人: | 徐一梦;邱彩玉;丁雯;张新娟 | 申请(专利权)人: | 温州生物材料与工程研究所 |
| 主分类号: | H01L33/06 | 分类号: | H01L33/06;H01L33/08;H01L33/00 |
| 代理公司: | 杭州求是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00 | 代理人: | 韩介梅 |
| 地址: | 325011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石墨 氧化锌 结发 二极管 及其 制造 方法 | ||
1.一种石墨烯-氧化锌异质结发光二极管,其特征在于自下而上依次有绝缘衬底(1),石墨烯层(2)及氧化锌纳米线(3),氧化锌纳米线(3)与石墨烯层(2)形成异质结且至少有一端与绝缘衬底(1)接触,所述的发光二极管还设有第一电极(4)与第二电极(5),第一电极(4)设置在石墨烯层(2)上,所述的第二电极(5)覆盖氧化锌纳米线(3)的一端,仅连接氧化锌纳米线(3)和绝缘衬底(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石墨烯/氧化锌异质结发光二极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绝缘衬底(1)为绝缘固体或具有绝缘层的固态导体、半导体及绝缘体,所述的绝缘层为氧化硅、氮化硅、碳化硅、氮氧化硅、氧化铪、氧化钛或氮化硼,厚度为0.4纳米至100微米。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石墨烯/氧化锌异质结发光二极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石墨烯层(2)中石墨烯为1~10层。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石墨烯/氧化锌异质结发光二极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电极(4)与第二电极(5)均为金、铜、镍、银、钛、钯、铬和铂中的一种或几种的复合电极。
5.制备如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石墨烯/氧化锌异质结发光二极管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将石墨烯转移至洁净的绝缘衬底(1)上;
2)将氧化锌纳米线(3)转移至石墨烯层(2)上,并使其至少有一端与绝缘衬底(1)接触;
3)在石墨烯层(2)上制备第一电极(4);
4)在氧化锌纳米线(3)与绝缘衬底(1)接触的一端制备第二电极(5)。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石墨烯/氧化锌异质结发光二极管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制备第一电极(4)和第二电极(5)采用的方法为电子束蒸发、磁控溅射、热蒸发、涂覆、印刷或者打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温州生物材料与工程研究所;,未经温州生物材料与工程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830455.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