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循环流化床锅炉风冷旋风分离器在审
申请号: | 201410830382.0 | 申请日: | 2014-12-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4482531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4-01 |
发明(设计)人: | 高飞;周永杰;孙继常;张钊;王啸虎 | 申请(专利权)人: | 无锡太湖锅炉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3C10/18 | 分类号: | F23C10/18 |
代理公司: | 无锡市大为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104 | 代理人: | 殷红梅 |
地址: | 214128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循环 流化床 锅炉 风冷 旋风 分离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旋风分离器,具体的说是一种循环流化床锅炉风冷旋风分离器,属于旋风分离器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绝大多数高温旋风分离式循环流化床锅炉的分离器主要有两种形式,一种是绝热式分离器,另一种是水冷或汽冷分离器。前者采用耐磨浇注料或耐磨砖+保温浇注料+硅酸铝纤维板+钢板的结构形式;后者采用浇注料或耐磨砖+膜式壁+硅酸铝纤维板的结构形式(膜式壁内部介质为水或蒸汽)。上述两种结构,不仅厚度较厚、重量重,锅炉土建等的初投资大,而且锅炉启动时间长,启动成本也较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不足之处,从而提供一种循环流化床锅炉风冷旋风分离器,利用冷空气实现壳体的降温冷却和保护风机叶轮的目的,结构简单,重量轻。
按照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循环流化床锅炉风冷旋风分离器包括内部带有腔体的壳体,壳体一侧沿切向设有烟气进口,壳体顶部中心设有烟气出口,烟气进口、烟气出口与壳体内的腔体直接连通,所述壳体底部设有与腔体连通的出尘口,其特征是:所述壳体包括三层,从外向内依次为外密封钢板层、中间耐热钢板层和内耐高温耐磨层,外密封钢板层和中间耐热钢板层之间设有中间夹层;所述壳体上部设有与中间夹层连通的冷空气进口,壳体下部侧面设有与中间夹层连通的热空气出口。
进一步的,中间耐热钢板层和内耐高温耐磨层之间紧密接触。
进一步的,冷空气进口位于烟气出口的周围。
进一步的,冷空气进口位于烟气进口的周围。
本发明与已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本发明结构简单、紧凑、合理;壳体包括三层,壳体厚度薄、重量轻,锅炉设备基础建设投资成本低,操作简单,运行可靠;利用冷空气实现壳体的降温冷却和保护风机叶轮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主视图。
图2为本发明俯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1-壳体、2-外密封钢板层、3-中间耐热钢板层、4-内耐高温耐磨层、5-烟气出口、6-冷空气进口、7-烟气进口、8-热空气出口、9-出尘口、10-中间夹层、11-腔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本发明将结合附图中的实施例作进一步描述:
如图1~2所示,本发明主要包括内部带有腔体11的壳体1,壳体1包括三层,从外向内依次为外密封钢板层2、中间耐热钢板层3和内耐高温耐磨层4。所述外密封钢板层2和中间耐热钢板层3之间设有中间夹层10,中间耐热钢板层3和内耐高温耐磨层4之间紧密接触。
壳体1一侧沿切向设有烟气进口7,切向设置烟气进口7有利于加速烟气的进入。壳体1顶部中心设有烟气出口2,烟气进口7、烟气出口2与壳体1内的腔体11直接连通。
所述壳体1上部设有与中间夹层10连通的冷空气进口6,冷空气进口6位于烟气出口5或烟气进口7的周围。壳体1下部侧面设有与中间夹层10连通的热空气出口8。
所述壳体1底部设有与腔体11连通的出尘口9。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是:从炉膛出来的含尘浓度较大的热烟气从烟气进口切向加速进入壳体的腔体内,依靠烟气旋转产生的离心力进行气固分离,分离后干净的烟气从顶部烟气出口排出,分离下来的固体颗粒从底部出尘口排出。烟气进行分离的同时,冷空气从冷空气进口进入,流经中间夹层,与中间耐热钢板层进行热交换后,从热空气出口流出进入风机吸风口,实现壳体的降温冷却和保护风机叶轮的目的。
本发明结构简单、紧凑、合理;壳体包括三层,壳体厚度薄、重量轻,锅炉设备基础建设投资成本低,操作简单,运行可靠;利用冷空气实现壳体的降温冷却和保护风机叶轮的目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无锡太湖锅炉有限公司,未经无锡太湖锅炉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83038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利用回转窑进行酚水处理与利用的方法及系统
- 下一篇:纺织蒸汽回收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