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可控多连杆搬运机器人无效
申请号: | 201410828925.5 | 申请日: | 2014-12-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4647335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5-27 |
发明(设计)人: | 蔡敢为;王龙;张林;关卓怀;张永文;朱凯君;李智杰;王麾;石慧;范雨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西大学 |
主分类号: | B25J5/00 | 分类号: | B25J5/00 |
代理公司: | 广西南宁公平专利事务所有限责任公司 45104 | 代理人: | 黄永校 |
地址: | 530004 广西壮族***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可控 连杆 搬运 机器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工业机器人领域,特别是一种可控多连杆搬运机器人。
背景技术
传统的串联机器人具有结构简单、成本低、工作空间大等优点,相对而言串联机器人刚度低,不能应用于高速,大承载的场合;并联机器人和传统的串联机器人相比较,具有无累积误差、精度较高、结构紧凑、承载能力大、刚度高且末端执行器惯性小等特点,驱动装置可置于定平台上或接近定平台的位置,这样运动部分重量轻,速度高,动态响应好,具有工作空间大、刚度高、承载能力强、惯量小和末端执行器精度高等优点,能应用在焊接、喷涂、搬运、装卸、装配、码垛等复杂作业中,有效的的提高劳动效率,在产品质量和稳定性方面有很大提高。此含并联闭环子链的机器人采用间接驱动方式,还能有效的减小驱动关节所需要的力矩。码垛导致机器人手臂重量大、刚性差、惯量大、关节误差累计等问题,机构动力学性能较差,难以满足高速搬运码垛的要求。随着电机技术的发展和控制技术的提高,可控机械式机构为工程机械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由电机驱动的多自由度可控机构不仅具有工作空间大、动作灵活、可靠性高,同时还具有制造成本低,维护保养简单等优点。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控多连杆搬运机器人,大部分驱动电机都安装在机架上,能解决传统开链式串联机器人的电机安装在铰链处,导致手臂笨重、刚性差、惯量大、关节误差累计等问题,机器人具有较好的动力学性能,能较好的满足高速重载搬运码垛的要求。
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达到上述目的:
一种可控多连杆搬运机器人,包括机架、移动平台、第二主动杆、第一连杆、第二连杆、肩杆、肘杆、第六连杆、末端执行器、第三连杆、腰杆、第三主动杆、第四连杆以及第十连杆;
所述机架通过连接端与移动平台刚性连接;
所述第二主动杆一端通过第二转动副与机架连接,第二主动杆另一端通过第三转动副与第一连杆一端连接,第一连杆另一端通过第四转动副与第二连杆的一端连接,第二连杆的另一端通过第六转动副与肩杆一端连接,肩杆另一端通过第二复合铰链与肘杆一端连接,肘杆 另一端通过连接端与第六连杆一端刚性连接,第六连杆另一端通过第十二转动副与末端执行器连接;
所述第三连杆一端通过第一复合铰链与机架连接,第三连杆另一端通过第五转动副连接在第二连杆上;
所述腰杆一端通过第一复合铰链与机架连接,腰杆另一端通过第七转动副连接在肩杆上;
所述第三主动杆一端通过第一复合铰链与机架连接,第三主动杆另一端通过第八转动副与第四连杆连接,第四连杆另一端通过第九转动副与第十连杆一端连接,第十连杆另一端连接在第二复合铰链上。
本发明的突出优点在于
1机器人工作空间大,灵活度高。
2、此搬运机器人选用伺服电机驱动,不仅环保,而且易于实现远程控制,降低工人劳动强度。
3、大部分伺服电机均安装在机架上,机器人运动惯量小,动力学性能好,能较好的满足高速搬运的要求。
4、采用第二连杆、第三连杆、肩杆和肘杆组成的平行四边形机构,使结构更加稳定,增加了其刚度,提高了其承载能力。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所述的可控多连杆搬运机器人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所述的可控多连杆搬运机器人的腰升降机构机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所述的可控多连杆搬运机器人肩升降机构机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所述的可控多连杆搬运机器人肘回转机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所述的可控多连杆搬运机器人第一种工作状态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所述的可控多连杆搬运机器人第二种工作状态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说明。
一种可控多连杆搬运机器人,包括机架26、移动平台1、第二主动杆3、第一连杆4、第二连杆8、肩杆14、肘杆16、第六连杆21、末端执行器19、第三连杆7、腰杆12、第三主动杆10、第四连杆24以及第十连杆29;
所述机架26通过连接端27与移动平台28刚性连接;
所述第二主动杆3一端通过第二转动副1与机架26连接,第二主动杆3另一端通过第三转动副2与第一连杆4一端连接,第一连杆4另一端通过第四转动副5与第二连杆8的一端5连接,第二连杆8的另一端通过第六转动副11与肩杆14一端连接,肩杆14另一端通过第二复合铰链15与肘杆16一端连接,肘杆16另一端通过连接端17与第六连杆21一端刚性连接,第六连杆21另一端通过第十二转动副20与末端执行器19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西大学;,未经广西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82892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微小型翻转爬楼梯机器人
- 下一篇:数控回转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