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多面体磷酸银纳米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827832.0 | 申请日: | 2014-12-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4495777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18 |
发明(设计)人: | 唐兰勤;邵景玲;颜秀花;陈立根;吴俊;房娟 | 申请(专利权)人: | 盐城工学院 |
主分类号: | C01B25/37 | 分类号: | C01B25/37;B01J27/18 |
代理公司: | 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2200 | 代理人: | 楼高潮 |
地址: | 2240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多面体 磷酸 纳米 材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属于光催化材料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多面体磷酸银纳米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将三乙醇胺加入硝酸银溶液中,搅拌均匀,得到混合溶液;边搅拌边将磷酸盐溶液加入所述的混合溶液中,滴加结束后,常温反应5~30min后,离心,取沉淀,烘干,得到多面体磷酸银纳米材料;硝酸银与磷酸盐的摩尔比为3:1,三乙醇胺与硝酸银的摩尔比为1:12~1:14。本发明采用常规试剂三乙醇胺、通过控制硝酸银与磷酸盐的浓度,从而实现磷酸银形貌的调控。本发明的制备方法简单易于实现,不需要传统的两步法、一步即可合成多面体磷酸银纳米材料,可应用于工业化生产。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光催化材料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多面体磷酸银纳米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光催化技术较传统的水处理技术具有反应条件温和、速度快、效率高、工艺简单洁净以及无二次污染等优点,已逐渐成为水污染治理的有效手段。2010年,Ye课题组发现磷酸银纳米材料具有光催化剂的效果,其禁带宽度约为2.3eV,能够吸收波长小于约530nm的太阳能。在相同的条件下,磷酸银催化活性是目前已知催化剂的几倍。目前,多种规则形貌的Ag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首要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与不足,提供一种多面体磷酸银纳米材料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运用上述制备方法得到的多面体磷酸银纳米材料。
本发明的再一目的在于提供所述的多面体磷酸银纳米材料的应用。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一种制备多面体磷酸银纳米材料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三乙醇胺加入硝酸银溶液中,搅拌均匀,得到混合溶液;边搅拌边将磷酸盐溶液加入所述的混合溶液中,滴加结束后,常温反应5~30min后,离心,取沉淀,烘干,得到多面体磷酸银纳米材料;硝酸银与磷酸盐的摩尔比为3:1,三乙醇胺与硝酸银的摩尔比为1:12~1:14。
所述的多面体磷酸银纳米材料为十八面体磷酸银纳米材料或十二面体磷酸银纳米材料。
所述的硝酸银溶液为硝酸银水溶液;
所述的磷酸盐溶液为磷酸盐水溶液;
所述的磷酸盐优选为磷酸钠、磷酸氢二钠或磷酸二氢钠;
所述的搅拌优选为磁力搅拌或电动搅拌;
所述的搅拌速度优选为1300r/min;
所述的烘干温度优选为30~90℃。
所述的多面体磷酸银纳米材料的禁带宽度为~2.3eV。
一种多面体磷酸银纳米材料,由上述制备方法得到。
所述的多面体磷酸银纳米材料可应用于光催化技术领域。
本发明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如下的优点及效果:本发明采用常规试剂三乙醇胺、通过控制硝酸银与磷酸盐的浓度,从而实现磷酸银形貌的调控。得到的多面体磷酸银纳米材料的禁带宽度为~2.3eV,能够吸收波长小于~530nm的太阳能。在相同条件下,多面体磷酸银纳米材料的催化活性是目前已知催化剂的几倍。本发明的制备方法简单易于实现,不需要传统的两步法、一步即可合成多面体磷酸银纳米材料,可应用于工业化生产。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1的十八面体磷酸银纳米材料的显微电镜扫描图;
图2为实施例4的十二面体磷酸银纳米材料的显微电镜扫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盐城工学院,未经盐城工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82783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