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相位型SPR面阵传感的相位提取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410826612.6 | 申请日: | 2014-12-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4568840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4-29 |
发明(设计)人: | 江丽;叶高翱;杨薇;何赛灵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21/41 | 分类号: | G01N21/41;G01N21/552 |
代理公司: | 杭州求是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00 | 代理人: | 杜军 |
地址: | 310027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相位 spr 传感 提取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光子学,工程检测学和生物检测学交叉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面阵SPR传感的相位提取方法。
背景技术
表面等离子共振传感器(Surface Plasmon Resonance Sensor,以下简称SPR传感器)是一种高精度的折射率传感器。当激光以一定角度入射到金属薄膜时,可激发其表面电子共振,即SPR。通过此方法可以实现对金属薄膜表面的样品折射率的高精度传感。发生SPR时,反射光中的P光光强迅速衰减并伴随有相位的剧烈跳变。相位型SPR传感器通过提取反射光中的P光和S光的相位差来检测样品的折射率变化,这种类型的SPR传感器的传感精度最高。另外,相位型的SPR传感器可用于高通量面阵成像,利用CCD成像技术来实现多个通道样品的同时检测。
为了得到相位型的SPR传感器的P光和S光的相位差,需要对其相位进行调制,一般通过在入射光路中加入相位调制器来实现相位调制。目前使用比较多的是液晶相位调制器(LCM),压电陶瓷位移平台(PZT)和光弹调制器(PEM)等。基于LCM的调制器易受温度的影响,基于PZT的调制器对实验平台的稳定度要求高,基于PEM的调制器成本高,调制方法复杂。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现有相位型SPR面阵传感器中的相位调制器的温度稳定性高、实验平台稳定度高、价格昂贵等特点,发明了一种全新的无需相位调制器的直接提取SPR面阵传感的相位提取器及其相位提取方法。这种相位提取器无需引入相位调制器,直接提取带有SPR信息的避免了温度等外界因素对实验精度的影响,而且成本低,有很大的实际应用潜力。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本发明中的相位提取器包括一个光分束器(Beam Splitter,BS)、一个光偏振分束器(Polarized Beam Splitter,PBS),三个完全相同的成像透镜,一个检偏器,三个完全相同的CCD,一台计算机。一束携带有SPR相位信息的出射光,经过BS,分成两束光强一样的光。其中一束光经过检偏器,得到P光和S光的45°干涉光,通过成像透镜在CCD上成像。另一束光经过PBS,分成一束P光和一束S光,分别通过成像透镜在CCD上成像。可得到传感面上某一确定点的三个CCD上的光强值:P光和S光的干涉光强I,P光光强Ip,S光光强Is。根据公式即可得到其中为P光的相位差,为S光的相位差,即SPR的相位信息。
利用该相位提取器进行SPR相位信息提取的方法,具体是:
调整光分束器的位置,使得经过SPR传感面的出射光位于光分束器的中央。携带有SPR相位信息的光,经过光分束器被分成两束传播方向相互垂直的完全相同的光。在其中一束光传播方向上放入检偏器,并旋转偏振方向,使其处于P光和S光45°干涉偏振方向。用一个成像透镜将光束聚焦至CCD上成清晰的像。另一束光经过光偏振分束器,被分成传播方向相互垂直的P光和S光,分别用一个成像透镜将光束聚焦至CCD上成清晰的像。此时,可以得到传感面的3幅CCD图像,即对传感面的每一个固定点都有3个光强:P光和S光的干涉光强I,P光的光强Ip,S光的光强Is。根据公式即可算出即可以得到该固定点的SPR相位信息。因此,根据得到的传感面的3幅CCD图像,可以计算出整个传感面每一点的相位信息,进一步得到每一点对应的折射率信息。
本发明具有的有益效果:本发明无需加入传统的相位调制器,可以直接提取克服了传统相位调制器LCM温度稳定性差、PZT抗震性差和PEM价格昂贵等缺点。可以在环境温度变化和平台震动下,依然可以稳定的提取由于该相位提取器的核心部分是光分束器(BS)、光偏振分束器(PBS)、检偏器和三个成像透镜,相比相位调制器,成本大大降低。同时,保证选用3个完全相同的成像透镜和成像CCD,可以将外界因素引起的误差降至最低,实验精度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方法所涉及的系统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详述:
一束入射光,在传感面发生SPR,出射光中的P光的光强会发生大幅度的衰减,并相位发生剧烈跳变。而由于S光不能发生SPR,因此光强和相位基本没有变化,因此通过提取出P光和S光的相位差,既可以得到SPR相位信息,进一步得到金属薄膜表面的折射率信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大学,未经浙江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82661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