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线式下颌颏部牵张成骨器有效
申请号: | 201410826138.7 | 申请日: | 2014-12-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4546091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4-29 |
发明(设计)人: | 刘遵望;刘星宏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遵望;刘星宏 |
主分类号: | A61B17/66 | 分类号: | A61B17/66 |
代理公司: | 北京立成智业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10 | 代理人: | 吕秀丽 |
地址: | 410007 湖***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下颌 颏部牵张成 骨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医疗器械,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口腔颌面外科的牵张成骨器,特别涉及线式下颌颏部牵张成骨器。
背景技术
目前下颌骨颏部缺损的病人很多,多继发于外伤、肿瘤切除术后,它给患者带来非常严重的功能障碍和容貌损毁。修复的方法很多,包括人工材料置入、自体骨植入、牵张成骨等,由于人工材料置入和骨植入不仅手术复杂,增加了供区的创伤,术后还存在移植骨感染坏死的风险,即使移植成功,也与真正意义上的下颌骨颏部形态和功能的重建相距甚远,不利于后期义齿修复。相比较而言牵张成骨有很多优点,发展前景好。
由于下颌骨呈弓形结构,颏部骨有独特的外形,用牵张成骨法修复需要实现下颌骨颏部牵张弧形成骨。现有的牵张器多为钢性的螺杆推动骨输送盘沿着推动的方向直线成骨,很难达到修复下颌骨颏部特殊的外形。有学者对此作了改进,如应用三焦点牵张成骨技术设计出的可调式多平面牵张装置,使双侧输送盘向内前方缓慢移动以修复下颌骨颏部缺损,这种设计结构复杂,体积大,为外置式,操作难度大,临床实用有困难。
为解决上述问题,中国专利号200720309472.0,名称为“下颌骨内置式弧形牵引式牵张成骨器”的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线式牵张成骨器,该牵张成骨器的弧形轨道板形状可塑,能与人类下颌骨独特的颏部骨外形完美的匹配,且通过钢丝牵引骨输送盘沿该弧形轨道板进行牵张,有效的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问题。但该牵张成骨器中骨输送盘只能移动至弧形轨道板的中间位置,由于下颌骨受损多数都是不对称受损,如果采用该牵张成骨器,则一侧骨输送盘到达弧形轨道板中间位置时,另一侧骨输送盘还没有到达中间位置,整个下颌骨牵张的时间无形中可能会拖长,使三焦点牵张效率大打折扣。骨输送盘是下颌骨尖端外侧制成的带有软组织和血供的小骨段,因此骨输送盘在下颌骨长时间的牵张过程中会有不同程度的改建,如果下颌骨牵张时间较长,则两个骨输送盘相衔接的侧面会由于改建变形而不能很好的衔接在一起,使下颌骨重建的效果不好。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线式下颌颏部牵张成骨器,目的是解决现有技术问题,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置入方便,临床操作简便易行,修复下颌骨颏部缺损效果好的牵张成骨器。
本发明解决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线式下颌颏部牵张成骨器,包括有固设于下颌骨两外侧面的弧形轨道板,弧形轨道板上相对设有两个朝外延伸的螺杆套筒,螺杆套筒内嵌设有一仅可轴向移动的中空的加力螺杆,加力螺杆上设有加力螺母。两个螺杆套筒之间的弧形轨道板的外侧具有两个骨输送盘固定夹板,两个骨输送盘固定夹板分别与位于弧形轨道板内侧的骨输送盘固连。还具有两根牵引钢丝,牵引钢丝的一端固设于一侧的骨输送盘固定夹板上,牵引钢丝穿入螺杆套筒后穿过加力螺杆的中空部,并牵引钢丝的另一端固设于加力螺杆。两根牵引钢丝交叉设置于弧形轨道板外侧,当两根牵引钢丝分别向各自连接的加力螺杆一端移动时,两个骨输送盘固定夹随之相向移动,直到相互会合。
牵引钢丝穿过一侧骨输送盘固定夹板上开设的通孔使牵引钢丝与骨输送盘相连接,并穿过对侧骨输送盘固定夹板内侧面与弧形轨道板外侧面间的空隙,穿入对侧螺杆套筒后穿过加力螺杆的中空部固设于加力螺杆。
所述弧形轨道板外侧壁沿其弧形表面设有一弧形凹槽,牵引钢丝置于弧形凹槽内。
螺杆套筒中空部至少部分为扁管状,加力螺杆设有两个对应平侧面与螺杆套筒的平侧面对应,且加力螺杆顶端外螺设有六棱形保护帽。
螺杆套筒底端端口具有内螺纹,固定在弧形轨道板端部的螺丝接头上,且螺丝接头上沿其轴线设有两个独立的通孔,对折后的牵引钢丝其折合端与骨输送盘固定夹板相连接,分开端的两端头分别穿过加力螺杆顶端的两个通孔。
加力螺杆顶端具有两个通孔,对折后的牵引钢丝其折合端与骨输送盘固定夹板相连接,分开端的两端头分别穿过这两个通孔,并缠绕在一起固设于加力螺杆。
加力螺杆上外套设有加力弹簧,加力弹簧的一端顶抵于螺杆套筒顶端,另一端顶低于加力螺母。
所述螺杆套筒与弧形轨道板相交处形成的夹角(理论)范围为0-90°。
所述螺杆套筒与弧形轨道板相交处形成的夹角(美观、便利)范围为0-30°。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结构简单高效,临床操作容易,由于两个骨输送盘可以移动到弧形轨道板任何位置,因此使整个牵张时间缩短,解决了两个骨输送盘相衔接的侧面会由于牵张时间拖长改建变形而不能很好的衔接在一起的弊端,完成修复下颌骨颏部骨缺损的目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遵望;刘星宏,未经刘遵望;刘星宏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82613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经皮锁定螺钉
- 下一篇:定制型股骨髁复合截骨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