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车轮跳动检测用支架有效
| 申请号: | 201410825348.4 | 申请日: | 2014-12-27 |
| 公开(公告)号: | CN105277376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1-27 |
| 发明(设计)人: | 王建强;张晓光;刘长亮;关中来;张大勇;王艳霞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立中车轮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1M17/013 | 分类号: | G01M17/013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300384 天***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车轮 跳动 检测 支架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铝合金车轮检测的技术领域,具体说是一种车轮跳动检测用支架。
背景技术
汽车车轮承受着车辆的垂直负荷、横向力、驱动(制动)扭矩和行驶过程中所产生的各种应力,它是高速回转运动的零件、要求尺寸精度高、不平衡度小、支撑轮胎的轮辋外形准确、质量轻,并有一定的刚度、弹性和耐疲劳性。因此要求车轮具有足够的负载能力及速度能力、良好的缓冲性和气密性、良好的均匀性和质量平衡性、精美的外观和装饰性、尺寸精度高、质量小、价格低、拆装方便、互换性好等。车轮材料的选用,车轮结构和制造工艺与上述要求密切相关,是决定车轮性能好坏的关键因素。
和钢制车轮相比,铝合金车轮具有以下优点:美观、舒适和节能;非载荷质量小,从而提高了抓地性表现出更为精确的转向动作和更好的转弯性能;惯性小,改善了加速性和制动性;铝合金具有良好的导热性能,提高了制动系统的散热性能,大幅度降低了由高热导致的制动失灵。
除此之外,铝合金车轮还有耐腐蚀、成形性好、减震性能好、轮胎寿命长、尺寸精确、平衡好、加工精准、材料利用率高等显著优点,符合现代汽车安全、节能、环保三大主题的要求。这对降低汽车自重、减少油耗、减轻环境污染与改善操作性能等有着重大意义,因此铝合金已成为汽车车轮的首选材料。
验证车轮是否为合格品还需对车轮进行跳动检测,通过检验车轮在转动时径向跳动幅度的大小来排除不良品,现有的技术中所选用的检测用支架通常都是在底板上固定设置对应某一固定直径的支撑座,这就意味着如果要对不同直径的车轮进行检测则必须要更换不同直径的支架,造成了资源的浪费,工作效率也偏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车轮跳动检测用支架。
本发明为解决公知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本发明的车轮跳动检测用支架,包括:底板和设置在底板上的多个支撑块,每个支撑块都为阶梯状设置,不同阶梯对应不同的车轮直径,下层阶梯的直径小于上层阶梯的直径,各支撑块均匀排列,支撑块对应阶梯共面或分属同一直径的圆弧部分。
本发明还可以采用以下技术措施:
所述的不同阶梯对应面采用不同颜色标示。
所述的各个支撑块相对同一圆心的圆弧角度相同。
本发明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
本发明的车轮跳动检测用支架中,在底板上设置多个阶梯状的支撑块,对应阶梯共面且所对应的直径相同,因而可以依不同直径的车轮选择不同的阶梯层作为支撑,从而同一支架可以应用于多个不同直径的车轮跳动检测,跟换不同直径车轮时无需再对支架进行更换,从而节约了生产成本和劳动成本。不同阶梯采用不同颜色可以提醒工人将车轮放置在正确的对应阶梯层上。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车轮跳动检测用支架的俯视图;
图2是本发明的车轮跳动检测用支架中支撑块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的说明。
如图1、图2所示,本发明的车轮跳动检测用支架,包括:底板1和设置在底板上的多个支撑块2,每个支撑块都为阶梯状设置,不同阶梯对应不同的车轮直径,下层阶梯的直径小于上层阶梯的直径,各支撑块均匀排列,支撑块对应阶梯共面或分属同一直径的圆弧部分。
不同阶梯对应面采用不同颜色标示。不同阶梯采用不同颜色可以提醒工人将车轮放置在正确的对应阶梯层上。
各个支撑块相对同一圆心的圆弧角度相同。从而使车轮放置在多个支撑块上时更加稳定。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发明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发明已以较佳实施例公开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范围内,当然会利用揭示的技术内容作出些许更动或修饰,成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立中车轮有限公司,未经天津立中车轮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82534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