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超压时压杆失稳触发动作的阀门组件有效
| 申请号: | 201410822709.X | 申请日: | 2014-12-26 |
| 公开(公告)号: | CN105782523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07 |
| 发明(设计)人: | 刘海亮;张在晓;王磊;赵寿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瑞朗博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16K17/00 | 分类号: | F16K17/0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11316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超压时压杆 失稳 触发 动作 阀门 组件 | ||
1.一种超压时压杆失稳触发动作的阀门组件,主要部件包括杆帽(1)、杆笼(2)、细长杆(3)、阀体(4)、阀芯(5)、端盖(6)、弹簧执行器缸体(7)、弹簧执行器弹簧(8)、弹簧执行器活塞(9)、液压油(10)、单向阀(11)、液压油储罐(12)、油泵(13)、开关阀上游管道(14)、引压管(15)、液压油管(16)、开关阀(17)、开关阀下游管道(18)、开关阀执行机构(19)和换向阀(20),其中的开关阀(17)安装在开关阀上游管道(14)和开关阀下游管道(18)之间,其中的开关阀执行机构(19)安装在开关阀(17)上,其中的弹簧执行器弹簧(8)一端固定在弹簧执行器缸体(7)上,一端固定在弹簧执行器活塞(9)的一侧上,其中的弹簧执行器活塞(9)另一侧与液压油(10)接触,其中的液压油管(16)与弹簧执行器缸体(7)、换向阀(20)、油泵(13)及液压油储罐(12)相连,其中的单向阀(11)连接在液压油管(16)的一条支路上,其中的杆帽(1)、杆笼(2)、细长杆(3)、阀体(4)、阀芯(5)和端盖(6)组成换向阀(20),其中的端盖(6)、杆笼(2)与阀体(4)连接,其中的杆帽(1)与杆笼(2)连接,其中的细长杆(3)一端与杆帽(1)连接,另一端与阀芯(5)连接,其中的引压管(15)将开关阀上游管道(18)通过端盖(6)与换向阀(20)的下腔相连通,使换向阀(20)的阀芯(5)承受来自上游介质的压力,其特征在于:触发阀芯(5)的工作位置发生改变而使液压油(10)向液压油储罐(12)流动进而使开关阀(17)动作的部件是细长杆(3),即在超压工况下由细长杆(3)的压杆失稳触发开关阀(17)的动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压时压杆失稳触发动作的阀门组件,其中引压管(15)的功能是将开关阀(17)的上游与换向阀(20)的下腔相连通,使换向阀(20)的阀芯(5)承受来自开关阀(17)上游的压力,当压力低于设定值时,细长杆(3)承受的载荷小于临界载荷而压杆稳定,细长杆(3)的轴向推力使阀芯(5)处于工作位置一,此时弹簧执行器会使开关阀(17)处于正常阀位;当介质压力产生的作用力超过细长杆(3)的临界载荷时,细长杆(3)失稳,换向阀(20)使液压油通道导通,液压油(10)向液压油储罐流动(12),导致弹簧执行器活塞(9)失去液压油(10)的支撑作用,在弹簧的推动下使开关阀动作至工作位置二,开关阀(17)将由正常阀位改变为非正常阀位,从而实现超压工况下阀门的自动开启或者关闭。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压时压杆失稳触发动作的阀门组件,其中的细长杆(3)安装于阀体(4)的外部,一端与阀芯(5)相接,另一端与安装于杆笼(2)的杆帽(1)相接,并且可以通过调整细长杆(3)的材料和长细比而改变其临界载荷,进而改变阀门组件动作时的设定压力。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压时压杆失稳触发动作的阀门组件,其中的弹簧执行器缸体(7)内包含了弹簧执行器弹簧(8)、弹簧执行器活塞(9)和开关阀执行机构(19),当液压油(10)向液压油储罐(12)流动的通道被打开,液压油(10)会向液压油储罐(12)流动,此时液压油(10)对弹簧执行器活塞(9)的支撑作用消失,弹簧(8)会推动开关阀执行机构(19)动作,使开关阀(17)动作至非正常阀位。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压时压杆失稳触发动作的阀门组件,在其动作且开关阀上游管道(14)内的压力恢复正常后,可以从阀体(4)外部对阀芯(5)施加压力使其恢复至初始工作位置,进而将细长杆(3)更换,细长杆(3)更换后液压油管(16)向液压油储罐(12)的流通通道被阻断,通过油泵(13)将液压油(10)从液压油储罐(12)经由单向阀(11)压回到弹簧执行器缸体(7)内,液压油(10)将推动弹簧执行器活塞(9)进而压缩弹簧执行器弹簧(8),在此过程中开关阀执行机构(19)会将开关阀(17)关闭,整个阀门组件完成复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瑞朗博机械设备有限公司,未经江苏瑞朗博机械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822709.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