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实现4G LTE小区间切换测量的系统及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410821621.6 | 申请日: | 2014-12-26 |
| 公开(公告)号: | CN104602292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19 |
| 发明(设计)人: | 李领;喻大发 | 申请(专利权)人: | 珠海世纪鼎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4W24/08 | 分类号: | H04W24/08;H04W36/00 |
| 代理公司: | 广州嘉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05 | 代理人: | 俞梁清 |
| 地址: | 519085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实现 lte 区间 切换 测量 系统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实现4G LTE小区间切换测量的系统,包括天线、4G LTE切换测量装置和计算机。所述天线从4G LTE空口接收无线信号并传送给所述4G LTE切换测量装置进行信号解调。所述4G LTE切换测量装置包括LTE服务小区空口解调模块、LTE邻小区空口解调模块和通信模块;所述通信模块除与所述计算机连接、接收来自所述计算机的切换控制命令之外,还把所述LTE服务小区空口解调模块和所述LTE邻小区空口解调模块的输出结果以无线连接或有线连接方式发送给所述计算机进行数据处理与数据呈现。所述计算机中包含用户交互模块和切换控制模块。利用本发明,可以通过所述4G LTE切换测量装置来监测4G LTE终端在同频或异频4G LTE网络与之间的真实切换状况。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4G LTE通信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实现4G LTE小区间切换测量的系统及装置。
背景技术
根据市场统计,截至2014年底全球绝大多数国家和地区都开通了4G LTE网络,至少300多个4G LTE网络投入实际商用。其中,商用4G LTE网络的10%以上是TD-LTE模式,其余为FDD LTE模式。
LTE采用的核心技术是正交频分复用(OFDM),其基本原理是将需要传输的串行数据流分解为若干个较低速率的并行子数据流,再将它们各自调制到相互正交的子载波上,最后合成输出的数据速率与串行数据流分解前的速率相同。OFDM主要的优点是频谱利用率高,可消除或减小码间干扰,采用跳频方法选用正交子载波具有很好的抗窄带干扰能力,采用自适应调制方案在频谱利用率和误码率之间取得最佳平衡。
LTE的核心网(CN)是一个基于全IP的网络,整个LTE网络架构更加扁平化。与3G系统相比,LTE无线接入网没有了RNC,因此LTE取消了软切换,因为软切换使用宏分集技术,需要RNC设备的支持,需要在NodeB网络上层添加RNC节点,这样不利于网络的扁平化,不利于运营商减小运营成本,也不利于端到端时延的降低。
LTE使用硬切换,由于网络结构的扁平化端到端时延降低,新无线链路建立的时间大大缩短,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不采用软切换的不利影响。
4G LTE的切换过程都会被分为4个步骤:测量、上报、判决和执行。接收功率、误比特率和链路距离都能够作为测量标准从而进行理论上的估计和相应的处理。
从移动运营商的角度,4G LTE网络的建设与质量优化都必须解决好现网下的小区间切换问题,保证商用终端的切换成功率,提高用户满意度,降低用户投诉。
传统的LTE路测系统使用专用的LTE路测终端进行LTE小区间的切换测试,这种方式主要存在以下缺点:
(1) LTE路测终端仅测量小区间切换的成功率,即切换的结果,而无法提供切换失败时的详细信息以帮助技术人员定位与排查空口问题。由于LTE空口技术的复杂性,小区间切换问题的定位和解决往往需要同时观察LTE终端在服务小区和邻小区之间的详细切换过程。
(2) LTE路测终端的测试结果,不能代替LTE商用手机的实际切换效果。因为LTE商用手机在射频设计与工业设计上有很大差异。
(3) LTE业务的性能与用户体验,不但取决于LTE网络性能,而且与LTE商用手机的性能紧密相关。LTE业务在移动条件下需要一个长期优化和持续优化的过程。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主要解决LTE终端在小区间切换中遇到的问题,通过从4G LTE空口同时捕获当前服务小区和邻小区的LTE上、下行数据来客观呈现LTE终端在小区间切换时的真实通信状况,可对任何LTE网络或LTE终端厂家进行监测。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实现4G LTE小区间切换测量的系统及装置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实现4G LTE小区间切换测量的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天线、4G LTE切换测量装置和计算机,其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珠海世纪鼎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珠海世纪鼎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82162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