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鱼腥草生态栽培方法无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410821100.0 申请日: 2015-08-04
公开(公告)号: CN104488526A 公开(公告)日: 2015-07-29
发明(设计)人: 覃永亮 申请(专利权)人: 桂林市一峰食品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A01G1/00 分类号: A01G1/00
代理公司: 桂林市持衡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5107 代理人: 汤凌志
地址: 541004 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 国省代码: 广西;45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鱼腥草 生态 栽培 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苗木栽培技术领域,具体说是一种鱼腥草生态栽培方法。

背景技术

鱼腥草,英文名HERBA HOUTTUYNIAE,是中国药典收录的草药,草药来源为三白草科植物蕺菜(拉丁学名:Houttuynia cordata Thunb.)的干燥地上部分。夏季茎叶茂盛花穗多时采割,除去杂质,晒干。草药性状:茎呈扁圆柱形,扭曲,长20-35cm,直径0.2-0.3cm;表面棕黄色,具纵棱数条,节明显,下部节上有残存须根;质脆,易折断。叶互生,叶片卷折皱缩,展平后呈心形,长3-5cm,宽3-4.5cm;先端渐尖,全缘;上表面暗黄绿色至暗棕色,下表面灰绿色或灰棕色;叶柄细长,基部与托叶合生成鞘状。穗状花序顶生,黄棕色。搓碎有鱼腥气味。鱼腥草味辛,性寒凉,归肺经。能清热解毒、消肿疗疮、利尿除湿、清热止痢、健胃消食,用治实热、热毒、湿邪、疾热为患的肺痈、疮疡肿毒、痔疮便血、脾胃积热等。现代药理实验表明,本品具有抗菌、抗病毒、提高机体免疫力、利尿等作用。

鱼腥草在我国长江流域及以南各省均有野生分布。鱼腥草为多年生宿根草本植物,性喜温暖湿润环境,能在各种土壤中生长,以疏松肥沃的中性或微酸性沙土(或沙质壤土)生长最为旺盛,怕霜冻,不耐干旱和水涝,耐阴性强。鱼腥草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和食用价值,并且其植株生长健壮,抗病虫能力极强,在生产栽培中一般不需进行病虫防治,可免受药物污染,是一种无污染的药、菜兼用植物,作为绿色无公害保健型蔬菜开发和利用有广阔的发展前景。由于过度采集,目前蕺菜野生资源破坏严重,为了保护野生资源,应积极开发利用和进行人工家化引种栽培。

目前已有鱼腥草的栽培报道,如“鱼腥草丰产栽培技术,李向东、陶跃明,云南省农科院植保土肥所”一文中给出的方式是,栽培前,每亩地块施用农家肥3-5吨,种茎入土后封行前,在每次中耕时每亩用25千克尿素兑水泼浇,出苗后,5叶期用1-1.5吨30%的清粪水追施提苗;进入现蕾期时,每亩地还要追施过磷酸钙50千克、硫酸钾15-20千克。多次追肥的方法在鱼腥草高产栽培技术中最为常见,不仅操作繁琐,劳动强度高,而且用肥量高。又如“不同施肥方式对鱼腥草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林瑞余、林豪森等,中国农学通报,第22卷,第12期,2006年12月”中考察了重度施肥、中度施肥和轻度施肥三种方式对鱼腥草植株的影响,其结论是中度施肥(每亩2400-4800kg有机肥)对鱼腥草生长最有利,其地上部产量为896kg/亩、1265kg/亩,全株产量2339-3198kg/亩,而轻度施肥(每亩1200-2400kg有机肥)鱼腥草产量仅为583-687kg/亩。该方案适用于6,7月份鱼腥草的栽培。

过量的化肥对作物增产效果有限,过度施加化肥,不仅易出现肥力利用率低的不足,并且化加量越高,土壤基础肥力受到的损害程度越大,这不仅是对土壤、环境的危害,而且也危及到粮食的安全。化肥使用过多将增加农作物的病虫害,从而加大农药的使用量,导致更多的农药残留。但单纯依赖有机肥,不仅施肥量大,作物产量也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鱼腥草生态栽培方法,栽培过程中,无需多次追肥,肥料施加量较低,而得到鱼腥草作物产量较高。

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1)地块选择:在2-3月,选择平坦、水源充足、排灌方便、耕层深厚、土壤结构适宜、理化性状良好、肥力适中的沙壤土地块;彻底清除杂草和前茬作物,深耕耙平,做到地块疏松、肥沃、平整;

2)栽种:每亩施800-1000kg腐熟的农家肥、20-25kg复合肥和海带渣80-100kg,耕翻,深25-30cm,做成畦面宽约150-160cm的平畦,在畦面按行株距30-40×8-10cm埋栽种茎;

所述的海带渣经过下述步骤处理:

①原料处理:将干制后的海带,打碎;

②水提处理:打碎后的海带中加入10-15倍重量份的水,煎煮1-2次,每次1-2h;

③超声波处理:将煎煮得到溶液和渣,超声波处理5-10min,作用温度70-85℃,功率为300W,完成后,真空干燥得到;

3)田间管理:栽植半个月后,浇施一次稀薄腐熟的农家肥或沼气发酵肥料和磷、钾化肥,干旱季节适时浇灌水,雨季及时排水,忌田间长时间积水,田间杂草及时清除,适时进行浅中耕松土,结合松土在株行距间撒施适量腐熟的有机肥料;

4)采收:鱼腥草定植后,苗高8-10cm时就可以开始采摘嫩茎叶,以后每隔10-20天采收一次;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桂林市一峰食品有限公司,未经桂林市一峰食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82110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