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溢流倾斜式新型微藻培养系统在审
| 申请号: | 201410820319.9 | 申请日: | 2014-12-25 |
| 公开(公告)号: | CN105779272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7-20 |
| 发明(设计)人: | 孙旭阳 | 申请(专利权)人: | 孙旭阳 |
| 主分类号: | C12M1/04 | 分类号: | C12M1/04;C12M1/00;C12N1/12 |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1100 | 代理人: | 杨昀 |
| 地址: | 314050 浙江省嘉兴市南湖***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溢流 倾斜 新型 培养 系统 | ||
1.一种用于微藻培养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培养系统包括:
(1)斜板子系统,包括支持藻液薄层的斜板、支持斜板的支撑架以及用 于接收藻液并将藻液提供给斜板的溢流装置;和
(2)藻液流通子系统,包括用于将藻液输送到溢流装置的装置,以及收 集从斜板装置上流下的藻液的收集装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培养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培养系统还包括 以下一个或多个特征:
(1)支撑架的材质选自金属、塑料、木材、混凝土等;
(2)斜板的两侧有凸边,板的材料选自透明或不透明的橡塑膜、有机玻 璃、玻璃、金属、塑料、玻纤板及混凝土等;
(3)斜板上安装有阻流构件,以增强藻液在斜板上受光照的时间,同时 可以使得藻液在斜板上的分布更加均匀;
(4)斜板上安装有间隔条纹或阻流构件,使得藻细胞在斜板溢流过程中 经历光照区和暗区,实现藻细胞的光暗循环;
(5)斜板的角度固定或也可以进行调节,调节斜板角度以改变藻液层的 厚度及藻液在斜板上的滞留时间;
(6)斜板上覆盖有透明层,透明层的材质包括但不限于透明塑料膜、有 机玻璃及玻璃等;透明层与斜板之间形成封闭的空腔体,藻液在空腔体中进行 流动;在斜板与透明薄膜两者之间形成的空腔底部通入纯CO2或CO2和空气的 混合气体,气体和藻液在空腔体中形成逆流,提高气液传质及增强藻液的混合;
(7)斜板表面涂覆或铺设反光内衬,以增加反光供藻细胞吸收;
(8)所述培养系统还包括存储藻液的装置;
(9)所述用于将藻液输送到溢流装置的装置包括:藻液输送动力源,如 泵、气升式系统及其它藻液输送方式,和藻液输送管道或槽;
(10)所述用于收集从斜板装置上流下的藻液的收集装置包括用于收集从 各斜板上流下的藻液的积藻槽或管道和用于汇集从各积藻槽或管道流出的藻 液的藻液收集槽或管道;
(11)汇集各积藻槽或管道的藻液经由藻液收集槽或管道流回存储藻液的 装置;
(12)流回存储藻液的装置的藻液可再被循环至斜板;
(13)所述储槽以及各种槽或管道由透明或不透明材质组成,选自玻璃、 有机玻璃、金属、塑料、玻纤板及混凝土等;
(14)藻液收集槽或管道及积藻槽或管道可以是水渠、水沟、水道等形式;
(15)藻液收集槽或管道上安装有过滤网、过滤布、筛卷等过滤构件,以 实现对微藻细胞的有效浓缩或采收;和
(16)藻液收集槽或管道、积藻槽或管道及存储藻液的装置可以是一个整 体的水池,包括但不限于跑道池、圆池等。
3.如权利要求1-2中任一项所述的培养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微藻培养 系统与跑道池、圆池、柱式光生物反应器或平板式光生物反应器形成耦合培养 系统。
4.如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培养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斜板装置 和藻液流通装置纵横向排列或垂直阶梯排列,形成规模化的培养系统。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培养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规模化的培养系统 用于微藻正常生长或用于微藻高浓度培养或浓缩。
6.一种微藻培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通过藻液输送动力源将藻液输送至溢流槽中,使藻液在重力作用下,沿着 斜板溢流至积藻槽中,从而实现微藻培养。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微藻培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通 过手动或智能调节系统自动调节藻液流量,结合斜板的角度控制藻液在斜板上 的厚度及流速,使其与阳光照射下藻细胞生长所需的最优条件一致。
8.如权利要求6-7中任一项所述的微藻培养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培养阶 段,定时在储槽中补充新鲜的培养基或水,以弥补白天蒸发的水量;在藻细胞 达到一定密度、处于待采收阶段时,停止向微藻培养系统中补充新鲜水,利用 阳光的照射,依靠水分的蒸发作用对藻细胞进行浓缩,以实现藻细胞的采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孙旭阳,未经孙旭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820319.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产皂苷酶的盾叶薯蓣内生菌及应用
- 下一篇:一种培养光合生物的装置及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