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噁唑烷酮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医药用途在审
| 申请号: | 201410820143.7 | 申请日: | 2014-12-23 |
| 公开(公告)号: | CN104557900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4-29 |
| 发明(设计)人: | 陈国华;吴丹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药科大学 |
| 主分类号: | C07D413/10 | 分类号: | C07D413/10;A61P7/02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11198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噁唑烷 酮类 化合物 及其 制备 方法 医药 用途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噁唑烷酮类化合物,并提供了它们的制备方法及其在抗血栓方面的应用。
背景技术
Xa因子是一个维生素K依赖的丝氨酸蛋白酶,激活后主要催化II因子(凝血酶原)向II a因子(凝血酶)转化,抑制Xa因子可以抑制凝血酶的产生。Xa因子抑制剂通过抑制Xa因子产生抗凝血作用,是一类新型抗凝剂。临床上用于治疗血栓症等心脑血管疾病。随着全球第一个口服Xa因子抑制剂利伐沙班的上市,噁唑烷酮类Xa因子抑制剂开始引人注目,其优点在于选择性高、治疗窗宽、与食物、药物相互作用小等。
利伐沙班结构中含有强的亲脂性氯噻吩片段,会降低药物的水溶性及体内非结合部分比例,提高口服生物利用度,增强药效;早期的Xa因子直接抑制剂含有碱性基团,这些基团的引入主要是为了与Xa因子的S1口袋189位天冬氨酸上裸露的羧酸以离子键相互作用而结合。我们在寻找新的噁唑烷酮类药物时,设想用亲脂性芳香醚结构替代利伐沙班的氯噻吩片段,期望找到更好的药物;用芳香基取代的哌嗪基替代氯噻吩片段,期望通过芳香基保证药物的脂溶性和口服生物利用度,通过碱性的哌嗪基团与S1口袋189位天冬氨酸上裸露的羧酸以离子键相互作用而结合,增强对Xa因子的抑制作用。根据这一设想合成了一系列噁唑烷酮类化合物。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类新的具有抗凝作用的噁唑烷酮类化合物。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制备这类化合物的方法。
本发明的进一步目的在于提供上述化合物在血栓症治疗中的应用。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通式(I)的噁唑烷酮类化合物:
其中,R1代表取代或无取代的杂环、芳香环或芳烷基,取代基可以是卤素、烷基、烷氧基、卤代烷基、卤代烷氧基、氰基、硝基、羟基、氨基、羰基、羧基及其衍生物等。
通式(II)的噁唑烷酮类化合物
其中,R2代表取代或无取代的杂环、芳香环或芳烷基,取代基可以是卤素、烷基、烷氧基、卤代烷基、卤代烷氧基、氰基、硝基、羟基、氨基、羰基、羧基及其衍生物等。
根据本发明,R1优选苯基、2-氯苯基、4-氯苯基、4-溴苯基、2,4-二氯苯基、2-甲基苯基、3-甲基苯基、4-甲基苯基、2-异丙基苯基、2-叔丁基苯基、2,4-二甲基苯基、2-异丙基-5-甲基苯基、2-甲氧基苯基、4-甲 氧基苯基、2-乙氧基苯基、1-萘基、2-萘基;R2优选4-硝基苯基、2-氟-4硝基苯基、2-硝基-4-甲氧羰基苯基、2-硝基-4-乙氧羰基苯基、2-硝基-4-丙氧羰基苯基。
优选的通式(I)化合物和通式(II)化合物包括:
(S)-2-苯氧基-N-((-2-氧代-3-(4-(3-氧代吗啉-4-基)苯基)-1,3-噁唑啉-5-基)甲基)-乙酰胺;
(S)-2-(2-氯苯氧基)-N-((-2-氧代-3-(4-(3-氧代吗啉-4-基)苯基)-1,3-噁唑啉-5-基)甲基)-乙酰胺;
(S)-2-(4-氯苯氧基)-N-((-2-氧代-3-(4-(3-氧代吗啉-4-基)苯基)-1,3-噁唑啉-5-基)甲基)-乙酰胺;
(S)-2-(4-溴苯氧基)-N-((-2-氧代-3-(4-(3-氧代吗啉-4-基)苯基)-1,3-噁唑啉-5-基)甲基)-乙酰胺;
(S)-2-(2,4-二氯苯氧基)-N-((-2-氧代-3-(4-(3-氧代吗啉-4-基)苯基)-1,3-噁唑啉-5-基)甲基)-乙酰胺;
(S)-2-(2-甲基苯氧基)-N-((-2-氧代-3-(4-(3-氧代吗啉-4-基)苯基)-1,3-噁唑啉-5-基)甲基)-乙酰胺;
(S)-2-(3-甲基苯氧基)-N-((-2-氧代-3-(4-(3-氧代吗啉-4-基)苯基)-1,3-噁唑啉-5-基)甲基)-乙酰胺;
(S)-2-(4-甲基苯氧基)-N-((-2-氧代-3-(4-(3-氧代吗啉-4-基)苯基)-1,3-噁唑啉-5-基)甲基)-乙酰胺;
(S)-2-(2-异丙基苯氧基)-N-((-2-氧代-3-(4-(3-氧代吗啉-4-基)苯基)-1,3-噁唑啉-5-基)甲基)-乙酰胺;
(S)-2-(2-叔丁基苯氧基)-N-((-2-氧代-3-(4-(3-氧代吗啉-4-基)苯基)-1,3-噁唑啉-5-基)甲基)-乙酰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药科大学,未经中国药科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82014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