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减量活性污泥的固定化颗粒的制备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410820129.7 | 申请日: | 2014-12-26 |
| 公开(公告)号: | CN104762291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24 |
| 发明(设计)人: | 乔长晟;王羿超;李雪;盖丽丰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北洋百川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12N11/14 | 分类号: | C12N11/14;C12N11/10;C12N11/08;C12N11/04;C12R1/125;C12R1/085;C12R1/11;C12R1/10;C12R1/07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300399 天津市***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活性污泥 固定 颗粒 制备 方法 | ||
一种减量活性污泥的固定化颗粒的制备方法,将菌株对应的发酵液按如下重量比例混匀:枯草芽孢杆菌∶蜡样芽胞杆菌∶巨大芽孢杆菌∶地衣芽孢杆菌∶短小芽孢杆菌为4‑6∶4‑6∶6‑9∶5‑7∶4;将上述混合菌液通过喷雾干燥制成菌粉;采用PVA‑饱和硼酸法制备固定化颗粒。通过采用固定化的方法,将污泥高效降解菌株包埋起来,不仅可大幅度提高参加反应的污泥降解菌株浓度,使菌株在污泥降解中不易流失和染化、使其作用时间更长、抗毒和耐受力明显增加,而且固液分离容易,二次污染少。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环保应用的技术领域,具体说是一种减量活性污泥的固定化颗粒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活性污泥法目前在是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污水处理技术,其在保证污水处理水质的前提下,产生了大量含水率较高(约80%)的剩余活性污泥,污水处理厂目前全国运营的污水处理厂大多采用机械脱水的方式对其进行处理后加以填埋,且无后续特殊处理方式,且处理工业废水后的活性污泥中包含有大量重金属离子和有毒有害物质,通过渗滤和挥发极易对环境造成严重影响。
目前针对活性污泥的减量处理方式众多,生物法减量剩余活性污泥具有二次污染少,经济效益高,设备适应性好等特点,逐渐成为污泥减量技术的研究热点和发展方向。
现有生物法减量活性污泥大多涉及酶制剂的应用以及高效微生物菌剂的制备,酶制剂的应用很有局限性且价格昂贵,高效微生物菌剂在污泥减量处理过程中极易流失,且前期启动时间长,又需反复补料投加和反复工艺调试以发挥其功能,因而成本较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减量活性污泥的固定化颗粒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为解决公知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本发明的减量活性污泥的固定化颗粒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筛选得到的污泥降解菌株,枯草芽孢杆菌、蜡样芽胞杆菌、巨大芽孢杆菌、地衣芽孢杆菌、短小芽孢杆菌分别置于摇床培养制成发酵液;
将上述各菌株对应的发酵液按如下重量比例混匀制得混合菌液:枯草芽孢杆菌:蜡样芽胞杆菌:巨大芽孢杆菌:地衣芽孢杆菌:短小芽孢杆菌为4-6∶4-6∶6-9∶5-7∶4;
2)将上述混合菌液通过喷雾干燥制成菌粉,喷雾干燥的工艺条件控制为:干燥器进口温度175℃-190℃,出口温度80-90℃,雾化器转速200-220rpm,进料速度控制为30-50ml/min;
3)将上述制备菌粉采用PVA-饱和硼酸法制备固定化颗粒,其制备方法为:称取80g聚乙烯醇溶于1000ml水中,经水浴加热充分溶解后,冷却至30℃-40℃,此时按10g/L的添加浓度加入上述菌粉,同时加入0.02%的海藻酸钠以及4%二氧化硅,充分搅拌混匀;
配置饱和硼酸溶液,调节其pH6.5-7.0,滴加上述混匀液,形成固定化小球,其颗粒半径为2-5mm,将形成的固定化小球于4℃的低温环境硬化1-2天,用生理盐水洗涤3-5次即制备完成。
本发明还可以采用以下技术措施:
所述的菌株发酵液的培养方法为:
种子培养:将对应菌种斜面接种于种子培养基,于35~37℃,转速200~220rpm培养1~2天;
种子培养基的组成:牛肉膏0.5%、氯化钠0.5%、牛肉膏1%,其余以蒸馏水补齐,pH调节范围为7.2~7.4;
发酵培养:发酵培养基组分与种子培养基相同,将种子液按接种量1~2%接入发酵培养基,于35~37℃,转速200~220rpm,恒温培养8~12h,发酵液浓度OD600达到0.8~1,得发酵液。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北洋百川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天津北洋百川生物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82012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